[实用新型]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4314.8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兴;侯志强;门忠;雷勇;高宝才;熊舸;裴安斌;王树清;李炀;岳林;刘奇;雷杰;张崇伦;文桥;王汨;郭俊;曾立乔;李清;张阳;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0 | 分类号: | B28B7/10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钱成岑;管高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0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滑动模型 支撑架 油缸 本实用新型 助力装置 助推机构 连接角 疲劳损伤 活塞杆 内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助力装置,在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处设置助推机构,助推机构包括油缸和背挑;油缸和背挑固定,油缸的活塞杆用于助力脱模;背挑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设置在T梁液压滑动模型后面;T梁液压滑动模型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内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针对T梁液压滑动模型脱模困难的问题,设置一套脱模助力装置,避免脱模过程中造成模型的疲劳损伤,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助力装置,应用于铁路桥梁预制施工中T梁液压滑动模型的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
背景技术
由于端部上连接角有固定梳子板造成阻碍加上外露筋上的混凝土给脱模带来困难,不但脱模时间长且还容易造成模型的疲劳损伤。为此专门在该处设置一支油缸让端部上连接角处梳子与产品分离,此举大大节约了模型脱模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助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脱模助力装置,在T梁液压滑动模型端部上大连接角处设置助推机构,助推机构包括油缸和背挑;
油缸和背挑固定,油缸的活塞杆用于助力脱模;
背挑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设置在T梁液压滑动模型后面;
T梁液压滑动模型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内支撑。
作为优选方式,助推机构为两套,两侧T梁液压滑动模型的后面均设置支撑架。
作为优选方式,活塞杆的前端安装顶锥。
作为优选方式,背挑上焊接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油缸底座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支撑架与背挑之间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下方设置加强板。
作为优选方式,连接板与背挑焊接,连接板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加强板与背挑焊接,加强板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油缸下侧焊接加强件,加强件末端固定在背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T梁液压滑动模型脱模困难的问题,设置一套脱模助力装置,避免脱模过程中造成模型的疲劳损伤,提高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助推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顶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顶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封浆板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封浆板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T梁液压滑动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助推机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T梁液压滑动模型,2-背挑,3-顶锥,4-封浆板,5-油缸,6-内支撑,7-支撑架,8-安装座,9-加强板,10-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4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梁液压滑动模型
- 下一篇:一种带有预留孔洞的混凝土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