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棱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073.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锋;舒伟;林健;李建平;文选跃;何李宝;杨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固定件 预埋套筒 棱镜 棱镜系统 固定部 预设孔 本实用新型 拆除 可拆卸 穿设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棱镜系统。一种固定装置,包括:预埋套筒;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可拆卸地穿设于预埋套筒中的固定部、及与固定部连接的安装部。一种棱镜系统,包括:如上的固定装置;及棱镜,棱镜设置于安装部上。上述的固定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在需要安装棱镜的位置开设预设孔,然后再将预埋套筒埋设在预设孔中,之后再将固定件的固定部安装在预埋套筒内,然后再将棱镜安装在固定件的安装部上。上述的固定装置中,固定件能够从预埋套筒中拆除,拆除后的固定件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棱镜的安装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棱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大型工程的建设中,比如特大桥梁、地铁高铁、超长隧道等工程的建设,为了保证这些项目在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必须采取相应的监测方式。
就监测棱镜而言,监测棱镜主要通过预埋螺杆或膨胀螺栓等固定件固定。而通过这些方式固定监测棱镜后,固定件的拆除会极不方便,且拆除后的固定件也无法再次利用,浪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棱镜系统,能够方便固定件拆卸,使得固定件能够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预埋套筒;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预埋套筒中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棱镜。
上述的固定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在需要安装棱镜的位置开设预设孔,然后再将预埋套筒埋设在预设孔中,之后再将固定件的固定部安装在预埋套筒内,然后再将棱镜安装在固定件的安装部上。上述的固定装置中,固定件能够从预埋套筒中拆除,拆除后的固定件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套筒的内壁设有第一紧固凸起,所述固定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凸起卡接的第二紧固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设有第三紧固凸起,所述第三紧固凸起用于卡接在所述棱镜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并用于紧固所述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设有第四紧固凸起,所述紧固件包括具有第五紧固凸起的装配孔,所述第五紧固凸起与所述第四紧固凸起卡接、并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棱镜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防滑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设有第一限位凹部、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凹部相背的第二限位凹部,所述第一限位凹部及所述第二限位凹部均用于与扳手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行程限位面,所述行程限位面与所述预埋套筒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预埋套筒上,所述粘接层用于与预设孔的孔壁连接。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棱镜系统,包括:如上的固定装置;及棱镜,棱镜设置于安装部上。
上述的棱镜系统中,固定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先在需要安装棱镜的位置开设预设孔,然后再将预埋套筒埋设在预设孔中,之后再将固定件的固定部安装在预埋套筒内,然后再将棱镜安装在固定件的安装部上。上述的棱镜系统中,固定件能够从预埋套筒中拆除,拆除后的固定件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棱镜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棱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