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188.8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9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虎;金伊凡;刘宝双;赵金岗;李兴宇;郭国均;杨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无损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氩气 不锈钢外壳 充氩保护 不锈钢管 不锈钢网 内壁位置 内部位置 出气口 管体 试件 种板 焊接 背面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焊前准备 试件焊接 装置背部 左右两侧 焊工 进气端 节约 下端 输出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包括不锈钢外壳和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外壳通过焊接块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外壳上方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目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外壳中上方前后两端中间左右两侧内壁位置处和左右两个内壁位置处设置有不锈钢网支撑,因为安装有不锈钢管,所以当氩气从进气端充入的之后,氩气会顺着管体输入,然后再通过出气口输出,而出气口是均匀分布在管体下端内部位置处,所以使得氩气可以更好地均匀分布充氩保护装置背部,从而使得充氩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试件焊接质量,节约了焊工焊前准备的时间,减少了氩气的浪费,这样不仅节约了氩气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氩保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氩保护装置应用于氩弧焊技术,而氩弧焊技术是在普通电弧焊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由于在高温熔融焊接中不断送上氩气,使焊材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因此可以焊接不锈钢、铁类五金金属。
现有的充氩保护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充氩保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氩气充入装置内部的时候,因为氩气从一端进行充入,所以使得氩气在充氩保护装置内部的分布不够均匀,而将氩气在充入充氩保护装置内部并且均匀分布,就需要长时间充入氩气,这样不仅浪费了氩气资源,而且还耽误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浪费了氩气资源和耽误了工作效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包括不锈钢外壳和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外壳通过焊接块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外壳上方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目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外壳中上方前后两端中间左右两侧内壁位置处和左右两个内壁位置处设置有不锈钢网支撑,四个所述不锈钢网支撑位于目不锈钢网下端位置处,所述不锈钢外壳右端中下方内部位置处套接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位于不锈钢网支撑下方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管包括出气口、进气端和管体,所述管体右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端,所述管体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体与不锈钢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设置为八个,所述进气端的长度设置为五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目不锈钢网设置为四层,四层所述目不锈钢网通过弹性装置与不锈钢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外壳由不锈钢、双相钢、P等高合金材质构成,所述不锈钢外壳通过焊接块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外壳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设置为四百毫米、八十毫米和进气端毫米。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网支撑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不锈钢网支撑通过焊接与不锈钢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管的直径设置为十六毫米,所述不锈钢管右侧伸出不锈钢外壳右侧朝外位置处进气端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有不锈钢管,当氩气从进气端充入的之后,氩气会顺着管体输入,然后再通过出气口输出,而出气口是均匀分布在管体下端内部位置处,所以使得氩气可以更好地均匀分布充氩保护装置背部,从而使得充氩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试件焊接质量,节约了焊工焊前准备的时间,减少了氩气的浪费,这样不仅节约了氩气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板状试件背面充氩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无损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无损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弧焊机器人校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