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脸数据可下发的低功耗联网人脸识别门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257.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9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桥;蔡福磊;应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特征数据 物联 人脸识别 存储 门锁系统 人脸采集 人脸数据 控制器 配置 低功耗 联网 采集 本实用新型 低功耗电池 防盗门锁体 人脸图像 无线连接 传输物 集成度 脸识别 比对 功耗 开锁 人脸 捕捉 发送 指令 供电 驱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数据可下发的低功耗联网人脸识别门锁系统,包括:物联平台,被配置为用于发送人脸采集指令、存储人脸特征数据和下发人脸特征数据;与物联平台连接的人脸采集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对人脸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人脸特征数据发送给物联平台;与物联平台连接的至少一个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和传输物联平台下发的人脸特征数据;以及,与控制器无线连接的若干个人脸识别锁,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有无人脸特征数据下发、接收并存储下发的人脸特征数据、捕捉人脸图像并与事先存储的人脸特征数据比对、以及驱动开锁。既具备了低功耗电池供电、联网、人脸识别的功能,又能采用防盗门锁体,集成度高、安全性高、功耗低、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数据可下发的低功耗联网人脸识别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脸识别门禁主要分成两种:常外部供电的安卓系统联网门禁(如道闸或单元门的人脸识别装置)、非联网电池人脸识别锁。
常外部供电的安卓系统联网门禁功耗比较大,设备一直处于人脸识别工作状态,必须要外接电源才能工作,联网方式采用有线网络通信或WIFI,这两种通信方式也不能在低功耗下完成。非联网电池人脸识别锁采用低功耗处理器,平时空闲等待状态,触发触摸按键后才开始人脸识别,没有联网功能,电池采用锂电池或8节碱性干电池。
针对常外部供电的安卓系统联网门禁,无法采用防盗门锁体,用在防盗门和木门上就只能采用磁力锁,因开关控制部分都安装在门外,只要拿把螺丝刀把固定设备的螺丝拆掉,拔掉连接线就可以开门,因此安全性极低,同时与一把防盗锁的安装相比,施工涉及到布线,安装比较麻烦。
针对非联网电池人脸识别锁,往往用在家庭环境,而对于公租房、办公、流动人口管理等项目无法实现中心管控录入,也无法实现录入一次人脸后可以下发到其他人脸识别锁上使用,在这些场合无法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人脸数据可下发的低功耗联网人脸识别门锁系统,该系统既具备了低功耗电池长时间供电、联网、人脸识别的功能,又能采用防盗门锁体,使得人脸识别门锁的集成度高、安全性高、功耗低、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脸数据可下发的低功耗联网人脸识别门锁系统,包括:
物联平台,被配置为用于发送人脸采集指令、存储人脸特征数据和下发人脸特征数据;
与物联平台连接的人脸采集装置,被配置为用于对人脸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人脸特征数据发送给物联平台;
与物联平台连接的至少一个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和传输物联平台下发的人脸特征数据;以及,
与控制器无线连接的若干个人脸识别锁,每个人脸识别锁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有无人脸特征数据下发、接收并存储下发的人脸特征数据、捕捉人脸图像并与事先存储的人脸特征数据比对、以及驱动开锁。
进一步地,每个人脸识别锁包括处理器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的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用于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模块内集成有人脸识别算法,或,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人脸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主处理器以及与主处理器连接的副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可见光摄像头模组和红外摄像头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锁还包括RFID读卡模块,所述RFID读卡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该锁还可以通过刷卡开锁,卡可以是门禁卡或身份证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