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456.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7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侯金凯;王海洋;王继;刘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凯宝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B60N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缸 置料板 液压油缸 隔板 本实用新型 液压伸缩杆 汽车头枕 填充装置 压缩缸 机箱 角钢 通孔 填充物 隔板顶端 工作效率 梯形斜面 倒凸形 内侧壁 输出端 置料口 铰接 卡槽 焊接 缠绕 穿过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包括压缩缸、机箱、液压油缸和置料缸,所述机箱的顶端通过角钢铰接有置料缸和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位于置料缸的内部,所述置料缸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置料口,所述置料缸底端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第三隔板,且第三隔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并固定有置料板,所述置料缸的顶端通过“U”型角钢固定有压缩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置料板,且置料板呈倒凸形,置料板两端为梯形斜面,避免了置料板与填充物之间产生缠绕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填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头枕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座位靠背后面的一种物品,能够让驾驶员或坐在车上的人头部舒适和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物品,在车辆追尾的时候,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减速的过程中,压力都会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后头部,为了保护我们的头部和颈部,头枕的作用则是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好人体的头部,减少人体的头部和颈部受到伤害,汽车头枕包括内部的填充物和外部包覆物,为了保证汽车头枕整体的耐用度,同时为了保证包覆物与填充物之间贴合度良好,通常将包覆物设置的与填充物的大小一致并且将开口设置的较小,加工时是将填充物挤压进包覆物内的,但是现有的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目前,通用的加工方法是人工手动进行汽车头枕的填充,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不能保证加工质量。
第二,传统的汽车头枕填充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适用性差,无法满足多种不同型号大小的汽车头枕的加工需求。
第三,传统的汽车头枕填充装置在对头枕填充时,置料片容易与填充物之间产生缠绕,而造成填充物与头枕包覆物脱节的现象,被迫停止填充装置的运作,因此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适用性差和置料片容易与填充物之间产生缠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包括压缩缸、机箱、液压油缸和置料缸,所述机箱的顶端通过角钢铰接有置料缸和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位于置料缸的内部,所述置料缸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置料口,所述置料缸底端的内侧壁上焊接有第三隔板,且第三隔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并固定有置料板,所述置料缸的顶端通过“U”型角钢固定有压缩缸,所述“U”型角钢的两端设置有微调螺母,所述压缩缸顶端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套边,所述压缩缸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机箱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机箱一端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液压油缸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缸与置料缸之间呈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置料板呈倒凸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以及第二隔板的一侧皆与机箱的两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均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滑轮,且滑轮与限位块之间呈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隔板与置料缸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槽之间固定有位置传感器,且位置传感器与卡槽之间呈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头枕用填充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凯宝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凯宝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