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958.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0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田钦;杭成皓;邹云朋;刘鑫祺;钟亮根;陈为民;黄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E04C3/20 |
代理公司: | 36123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以标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计 支架 钢筋混凝土梁 承载力 上端 承重柱 水箱 两端固定装置 现场检测技术 现场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关键受力点 楼板 安装方便 输水管道 水平设置 支架两侧 纵向钢管 应变片 拆卸 多块 加载 贴附 钢筋 | ||
1.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受检梁(7)、设置在受检梁(7)上端的楼板(6)以及两侧的承重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检梁(7)下侧水平设置有位移计支架(4),所述位移计支架(4)两侧可以拆卸的固定在两根所述承重柱(5)之间,所述受检梁(7)与所述位移计支架(4)之间设置有位移计(3);所述受检梁(7)上端设置有加载水箱(1),所述加载水箱(1)一侧设置有输水管道(8),所述受检梁(7)的钢筋关键受力点上贴附多块应变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计支架(4)由支架钢管(13)、抱箍(17)、预紧力螺丝(18)、预压力螺栓(16)、平面轴承(23)、平面轴承上盘(19)、平面轴承下盘(24)、固定盖(21)、销钉(20)、环形橡胶垫(26)、钢管底座(27)组成;所述抱箍(17)通过其翼板(1701)上的预紧力螺丝(18)紧箍在支架钢管(13)一端,抱箍(17)的每片箍板上有一个螺纹孔道,所述预压力螺栓(16)旋入抱箍箍板上预留的螺纹孔道,预压力螺栓(16)底部有两个销钉孔道;所述环形橡胶垫(26)设置在抱箍(17)和支架钢管(13)之间;所述平面轴承上盘(19)预留螺纹孔道和销钉孔道,连接在预压力螺栓(16)的下部,平面轴承上盘(19)的底部有圆形环状的凹槽,所述平面轴承下盘(24)为一有底金属圆筒,筒壁上有螺纹孔道,用于与固定盖连接;筒内侧底上有着和平面轴承上盘(19)一样的圆形环状凹槽,共同组成轴承滚珠的转动轨道;所述固定盖(21)为一顶上开圆洞的盖状金属构件,边缘上有与平面轴承(23)上对应的螺纹孔道,在预压力螺栓(16)旋入平面轴承上盘(19)之前,应先套入固定盖(21)上的圆洞;将固定螺丝(22)拧入固定盖(21)和平面轴承下盘(24)的孔道内,实现二者的连接;所述平面轴承(23)设置在平面轴承上盘(19)和平面轴承下盘(24)之间,滚珠在上下盘凹槽形成的轨道内;所述钢管底座(27)为双层金属圆筒(2701)焊接在底板(2702)上,钢管底座肋板(2703)与底板(2702)及双层金属圆筒(2701)垂直焊接;支架钢管(13)的另一端插入钢管底座(27)上双层金属圆筒(2701)上的夹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轴承下盘(24)和钢管底座(27)与承重柱(5)分别设置有平面轴承下盘橡胶底垫(25)和底座橡胶垫(28),增加与柱面间的摩擦力,并保护柱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轴承上盘(19)的形状为台体上方增加一个圆柱体,台体下表面有圆形环状凹槽,凹槽是平面轴承(23)的滚珠的转动轨道;圆柱体内有与预压力螺栓(16)对应的螺纹孔道和销钉孔道,预压力螺栓(16)旋入平面轴承上盘(19),将销钉(20)插入销钉孔道,实现预压力螺栓(16)和平面轴承上盘(19)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7)分为3片,每片抱箍(17)的箍板中间向外突出加厚,突出部分内有螺纹孔道,突出部分与箍板及翼板(1701)间通过抱箍肋板(1702)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现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轴承下盘(24)为一有底金属圆筒,该圆筒的内径略大于平面轴承上盘(19)的底部直径,以留出固定盖(21)的位置,筒壁上有螺纹孔道,用于与固定盖(21)连接;固定盖(21)与平面轴承(23)下盘组成的空间为平面轴承(23)及其平面轴承上盘(19)的设置空间;筒内侧底上有着和平面轴承上盘(19)一样的圆形环状凹槽,两个环状凹槽直径相等,共同组成轴承滚珠的转动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9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