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挤出机螺杆及配合其使用的料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6065.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凌宇 |
主分类号: | B29C48/53 | 分类号: | B29C48/53;B29C48/535;B29C48/595;B29C48/68;B29C48/7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本实用新型 大型挤出机 中心轴 减小 料筒 设计技术领域 同轴固定连接 大尺寸塑料 挤出机结构 长轴加工 动力消耗 驱动主轴 松散塑料 喂料空间 主轴负荷 大容量 加料段 螺旋片 入料口 实心轴 槽深 齿端 多节 钢套 螺距 首尾 筒壁 加工 配合 组装 | ||
一种大型挤出机螺杆及配合其使用的料筒属于挤出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直接对大尺寸塑料进行加工、加工复杂、易产生桥棚现象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多节首尾顺次同轴固定连接的分螺杆,每个分螺杆包括中心轴以及设置在中心轴上的螺旋片,多节分螺杆组成的整体的齿端外径相同,由一端向另一端螺距逐节减小、槽深逐节减小。本实用新型根部与筒壁就有了较大的空间,可以形成大容量的喂料空间,避免入料口松散塑料桥棚现象的出现;由多节分螺杆组装而成,解决长轴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入口加料段的第一节分螺杆采用实心轴与驱动主轴连接,其余各节采用强度足够的钢套,可减轻螺杆的重量,减轻主轴负荷,减低动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挤出机螺杆及配合其使用的料筒。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机的主机是挤塑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挤压系统包括螺杆、机筒、料斗、和模具,在螺杆螺棱推动下向前移动,螺杆每转动一周,物料向前移动一个导程,物料在螺槽中要经过塑化熔融等一系列过程,其形态由初始的固态,经熔膜、环流及固相破碎等诸多环节,最终转变为熔融态,然后经由机头、模具等设备成型为塑料成品。其中螺杆是挤塑机的最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挤塑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率,由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机筒是一金属圆筒,也称料筒,一般用耐热、耐压强度较高、坚固耐磨、耐腐蚀的合金钢或内衬合金钢的复合钢管制成。机筒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排气和压实,并向成型系统连续均匀输送塑料。一般机筒的长度为其直径的15~30倍,以使塑料得到充分加热和充分塑化为原则。3、料斗:料斗底部装有截断装置,以便调整和切断料流,料斗的侧面装有视孔和标定计量装置。4、机头和模具。
传统的挤出机螺杆都是普遍使用单根实心结构,螺杆旋转中心与塑料时刻处于推动摩擦状态,实心螺杆在受热时易发生变形。为避免扭矩过大造成中心轴被拉断的问题,径向尺寸要保证设计刚度,通常螺杆是等螺距、计量型,适合于密度近于1克/cm3的塑料原料,由于普通螺杆的加料段螺距小,齿槽浅,松散塑料在挤出机的入口加料段会产生桥棚现象,阻碍喂料,针对大量生产要求,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所谓的桥棚现象即传统的挤出机放入的塑料原料在入口处互为托架形式,导致塑料原料不能下落,致使螺杆空转而无料输入。针对大尺寸塑料加工时,需要对大尺寸塑料进行预处理,处理成小颗粒或粉末,再放入挤出机进行后续加工,针对大尺寸塑料加工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型挤出机螺杆及配合其使用的料筒,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直接对松散塑料进行加工、加工复杂、易产生桥棚现象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挤出机螺杆包括多节首尾顺次同轴固定连接的分螺杆,每个分螺杆包括中心轴以及设置在中心轴上的螺旋片,多节分螺杆组成的整体的螺旋片齿端外径相同,由一端向另一端螺距逐节减小、槽深逐节减小。
每一节分螺杆中心杆外表面为圆柱面。
单独一节分螺杆上的螺距相同,槽深相同。
多节所述的分螺杆均为空心状的套筒结构。
多节所述的分螺杆中外径尺寸最小的一节分螺杆为实心结构,其他节分螺杆为空心状的套筒结构。
所述的分螺杆的材料为钢。
配合大型挤出机螺杆使用的料筒包括:
第一圆柱筒,所述第一圆柱筒和大型挤出机螺杆整体的螺旋片齿端过渡配合;
一端和第一圆柱筒一端固定连接的锥筒,所述锥筒和大型挤出机螺杆入口端对应;
以及和所述第一锥筒段另一端连接的和第二圆柱筒,所述第二圆柱筒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端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第二圆柱筒和所述大型挤出机螺杆中外径尺寸最小的一节分螺杆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凌宇,未经李凌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6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机
- 下一篇:线缆生产用冷却风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