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截骨矫形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6391.7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骨矫形 融合装置 楔形块 胫骨平台假体 本实用新型 有效解决 接骨板 连接件 避让 矫正 干涉 融合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截骨矫形融合装置,包括:矫正融合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避让空间;连接件,设置在基体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骨板与胫骨平台假体发生干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截骨矫形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胫骨上段高位截骨术用于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骨质疏松导致的膝关节不均匀沉降,膝关节不均匀沉降为发病基础的常见老年退行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畸形、僵硬、功能障碍等。膝关节骨关节炎常伴有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并产生关节内的持重应力分布的变化。在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相反,如膝关节畸形呈外翻位,则这些变化均发生在膝关节的外侧部分。截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矫正膝关节轴线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以改善膝关节功能。
图12示出了截骨矫正前的股骨3与胫骨2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临床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方法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高位楔形截除胫骨,以矫正下肢力线,减少内侧间室的负荷,从而达到缓解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临床上常用的胫骨高位截骨的方法是将胫骨近端截除一个三角形骨块,再以接骨板固定。但是,此方法存在损伤大,出血多,胫骨完全断裂,不能早期负重,截骨板费用高,发生神经损伤、截骨处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多,常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等问题。此外,在未来关节置换手术中,胫骨平台假体会植入到胫骨内,接骨板会与胫骨平台假体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截骨矫形融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骨板效果不佳且会与胫骨平台假体发生干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截骨矫形融合装置,包括:矫正融合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避让空间;连接件,设置在基体上。
进一步地,基体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通孔,连接件与通孔相配合。
进一步地,楔形块包括间隔设置在基体上的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形成避让空间,避让空间用以避让胫骨平台假体。
进一步地,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对应于避让空间处的轮廓线与根据胫骨平台假体得到的包络线相适配,包络线为第一圆和与第一圆间隔设置两个的第二圆形成的外轮廓线,外轮廓线包括两个第二圆的部分弧线、第一圆部分弧线以及每个第二圆与第一圆之间的切线。
进一步地,第二楔形块朝向第一楔形块的表面上设置有避让两个第二圆中靠近基体的第二圆的凹部。
进一步地,固定板包括固定板主体及设置在固定板主体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楔形块设置在固定板主体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楔形块的上下两侧,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固定板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楔形块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和/或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固定板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楔形块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螺钉及穿设在第二通孔内的第二螺钉。
进一步地,楔形块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尖刺结构。
进一步地,楔形块为多孔结构,矫正融合件为3D打印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6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间室膝关节假体
- 下一篇:肩关节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