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7752.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3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卞存松;卞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鑫源再生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5 | 分类号: | F23G7/05;F23G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炉 高温烟气 助燃 钢瓶 焦油 炉壁 安全防爆型 本实用新型 余热锅炉 燃烧炉外壁 焦油燃烧 燃气喷射 侧连接 除焦油 储存罐 加强筋 生物质 阀门 炉内 内壁 烟气 燃气 燃烧 爆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包括助燃工化气钢瓶,所述助燃工化气钢瓶的一侧连接有高温烟气燃烧炉,所述高温烟气燃烧炉的一侧连接有生物质余热锅炉,且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后侧连接有烟气储存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助燃工化气钢瓶,能够将燃气喷射到对面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内侧炉壁上,从而使内侧炉壁上的焦油越来越多,等内侧炉壁上的焦油燃烧起来,炉内温度达到920摄氏度至1000摄氏度,燃气中焦油已基本燃烧干净,进入生物质余热锅炉,就不存在焦油,然后关闭助燃工化气钢瓶的阀门,这样能够降低除焦油的成本,通过在燃烧炉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第加强筋,能够加强高温烟气燃烧炉的整体强度,防止燃烧炉发生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防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燃烧炉,一般设计为一体式结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在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但是由于高温烟气燃烧炉内部的温度较高将会产生使得炉内的压强很大,容易导致高温烟气燃烧炉的爆炸。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没有在燃烧炉外壁和燃烧炉内壁之间设置加强筋,难以加强高温烟气燃烧炉的整体强度,难以将高温烟气燃烧炉内部的气体输送到烟气储存罐的内部,从而难以使高温烟气燃烧炉内部的压强减小,容易导致高温烟气燃烧炉发生爆炸。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爆型高温烟气燃烧炉,包括助燃工化气钢瓶、高温烟气燃烧炉、生物质余热锅炉和烟气储存罐,所述助燃工化气钢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且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高温烟气燃烧炉,所述高温烟气燃烧炉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阀门,且第二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生物质余热锅炉,所述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前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后侧连接有第三输气管,所述第三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阀门,且第三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烟气储存罐,所述烟气储存罐的顶端连接有第四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四阀门,且第四输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生物质余热锅炉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烟气燃烧炉包括燃烧炉外壁、燃烧炉内壁、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型加强筋,所述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内部设置有燃烧炉外壁,所述燃烧炉外壁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燃烧炉内壁,所述燃烧炉外壁与燃烧炉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第一加强筋,且燃烧炉外壁与燃烧炉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第二型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形状为环形,且第一加强筋呈直线排列,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六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型加强筋的形状为弧形,且第二型加强筋的高度与燃烧炉内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型加强筋的数量为六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三输气管和第四输气管的内径相同,且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三输气管和第四输气管均为耐高温PU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助燃工化气钢瓶、第一输气管和第一阀门的结合使用,能够将燃气喷射到对面高温烟气燃烧炉的内侧炉壁上,从而使内侧炉壁上的焦油越来越多,等内侧炉壁上的焦油燃烧起来炉内温度达到920摄氏度至1000摄氏度,燃气中焦油已基本燃烧干净,进入生物质余热锅炉,就不存在焦油,然后关闭助燃工化气钢瓶的阀门,这样能够降低除焦油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鑫源再生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鑫源再生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7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