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7979.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A61B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健康 体温检测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 称重模块 管理装置 家用智能 口气检测 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极模块 支撑底座 安装座 支撑杆 支撑架 工字型结构 管理技术 家庭使用 健康检测 健康状况 模块设置 依次连接 电极 电连接 直观 观察 | ||
1.一种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称重模块、口气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手持电极模块、显示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支撑架包括:彼此依次连接构成工字型结构的支撑底座、支撑杆和安装座;
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获取人体体重数据;
所述口气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浓度数据;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手持电极模块、显示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称重模块、口气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手持电极模块、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由竖杆和横杆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口气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横杆的端部;所述竖杆通过连接头可上下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头的外螺纹配合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或者
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供所述连接头插入的活动插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外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排销孔,对应地,所述连接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排穿过孔,所述连接头通过插销依次插入对应的销孔和穿过孔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内和安装座内分别设有铺设导线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电极模块包括:手持电极、固定座和连接绳;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其顶部设有放置所述手持电极的容槽;所述连接绳分别连接所述手持电极和所述固定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电极为生物电阻抗,所述体温检测模块为红外体温检测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向上倾斜设置的LCD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系统和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称重模块、口气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手持电极模块、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到的人体体重数据、气体浓度数据和温度数据无线传输至所述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数字信号,将所述手持电极模块检测到的人体电阻抗值数据无线传输至所述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人体成分指标数据,并通过数模转化得到数字信号;所述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字信号无线返回至所述中央控制器中,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传输至显示模块中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储存所述中央控制器传输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智能人体健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健康管理装置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传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79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工业网关的设备智能远程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的遥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