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9947.8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君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04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槽 语音播报装置 显示器 手柄 矩形块 红外测温仪 红外测温 矩形板 顶面 射头 读取 矩形槽内壁 背面固定 电路连接 检测数据 推杆按钮 温度数据 语音播报 主体顶 检测 帮助 | ||
一种红外测温仪,包括主体,主体的前面固定安装红外测温射头,主体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语音播报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显示器,显示器同时电路连接对应的红外测温射头和语音播报装置,主体底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手柄的顶面,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推杆按钮;手柄前面开设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壁的后侧开设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设有矩形块,矩形块外侧的水平位置位于手柄前面水平位置的后侧,第二矩形槽内设有矩形板,矩形块的背面固定连接矩形板的前面。语音播报装置能够对显示器内的温度数据进行语音播报,帮助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光线较暗等无法读取显示器内数据的情况下获得检测数据,适应不同的检测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线测温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红外测温仪。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市面上现有的红外测温仪的适用性较差,受工作环境光线、噪音等因素的影响,红外线测温仪测取后数据的读取较为不便,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内携带红外测温仪行走时,或者在红外测温仪运输的过程中容易误触红外按钮使红外测温射头发出红外线,造成损耗,降低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寿命,故现设计一种具有多种温度读取方式的、能够适应更多检测环境且能够对红外按钮进行保护、防止误触的新型红外测温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测温仪,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红外测温仪,包括主体,主体的前面固定安装红外测温射头,主体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语音播报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显示器,显示器同时电路连接对应的红外测温射头和语音播报装置,主体底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手柄的顶面,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推杆按钮;手柄前面开设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壁的后侧开设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设有矩形块,矩形块外侧的水平位置位于手柄前面水平位置的后侧,第二矩形槽内设有矩形板,矩形块的背面固定连接矩形板的前面,矩形板的背面通过数根均匀竖向分布的第一弹簧连接第二矩形槽内壁的后侧;手柄前面开设第三矩形槽,第三矩形槽位于第一矩形槽的正下方,第三矩形槽内壁的后侧开设第四矩形槽,第四矩形槽内壁的顶面与第二矩形槽内壁的底面内部相通,第四矩形槽内设有挡板,挡板的前面、背面和顶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四矩形槽内壁的前侧、后侧和顶面接触配合,挡板的顶面与矩形板的底面之间通过插接装置连接,第四矩形槽内壁底面开设第五矩形槽,挡板的下端插入至第五矩形槽内,挡板的底面与第五矩形槽内壁底面之间通过数个均匀横向分布的第二弹簧连接,挡板的前面、背面与第五矩形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分别通过限位装置活动连接,手柄的前面设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与对应的限位装置连接,第四矩形槽内壁的后侧开设第六矩形槽,第六矩形槽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带有限位功能的电推杆固定杆的后端,电推杆电路连接推杆按钮,电推杆活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推板的后面,推板的前面能够与第四矩形槽内壁的前侧接触配合,推板的前面固定连接红外按钮的背面,红外按钮的前面能够与挡板的背面接触配合,红外按钮与红外测温射头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仪,所述的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警示灯,警示灯与语音播报装置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仪,所述的第三矩形槽内壁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软质的胶条的外侧,胶条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红外按钮的顶面和底面紧密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仪,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插接板,插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矩形板的底面,挡板的顶面开设插接槽,插接板的下端能够插入至插接槽内,插接板的前面开设半圆形的卡槽,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固定安装软质的半圆形的卡块,卡块能够卡入至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君,未经葛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9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