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1175.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5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明;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兴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气 制冷组件 收集利用装置 冷气供应 冷热 本实用新型 散热设备 热气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 补热装置 二次利用 输入端处 冷气管 吸收剂 溴化锂 连通 车间 回收 散发 补充 外部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通过管路接收散热设备的热能、并产生冷气,该部分冷气为第一冷气;冷气供应组件,冷气供应组件与制冷组件连通地向制冷组件内输送第二冷气;所述制冷组件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制冷组件内热能输入端处集成有对输入的热能进行热能补充的热气补热装置;制冷组件通过冷气管向外部输送所述第一冷气和第二冷气的混合冷气。本实用新型的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通过制冷组件吸收散热设备散发的热气,并以溴化锂为吸收剂产生第一冷气;然后结合冷气供应组件输送的第二冷气,产生混合冷气,用以车间等需要降温的设备或者空间降温使用,充分回收了热能,并合理地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车间能源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优势性能的充电电池,随着应用的不断推广,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制备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LiNiO2、LiMn2O4等等以及掺杂或改性物。
锂离子电池生产多数会用到窑炉,而窑炉在生产时会处于高温状态,这种高温状态的设备会向外散发大量的热能,该部分热能能够将周围环境(车间)变成高温环境,导致作业人员始终处于高温环境下作业,长时间下去将会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工厂内产生的大量的热气和冷气实际上可以通过装置回收再利用,以便能够对生产车间、或是办公场所进行温度调节,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车间没有很好地再利用这部分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也影响着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能够再利用车间冷热气、并且调节工作环境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回收能源、实现调节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的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冷热气收集利用装置,包括:
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通过管路接收散热设备的热能、并产生冷气,该部分冷气为第一冷气;
冷气供应组件,冷气供应组件与所述制冷组件连通地向所述制冷组件内输送第二冷气;
所述制冷组件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
所述制冷组件内热能输入端处集成有对输入的热能进行热能补充的热气补热装置;
所述制冷组件通过冷气管向外部输送所述第一冷气和第二冷气的混合冷气。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的热能输入端形成有多条热能输入管,每根所述热能输入管接收一台散热设备的热气、并通过管道送风机向所述制冷组件内输送热气;
所述制冷组件内集成有溴化锂制冷机,所述溴化锂制冷机接收所述热能输入管输送的热气、并利用溴化锂吸收后产生所述第一冷气;
所述制冷组件内还集成有与所述溴化锂制冷机连通、并置于所述溴化锂制冷机工艺下游的冷气混气分气装置;
所述冷气供应组件与所述冷气混气分气装置连通,并将所述冷气供应组件产生的第二冷气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冷气混气分气装置内;
所述第一冷气和第二冷气在所述冷气混气分气装置内混合为混合冷气;
所述混合冷气通过所述冷气混气分气装置输出端连通的多根冷气输出管输送至待降温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热气补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的工艺上游、且所述热能输入管的热气经过所述热气补热装置后进入所述溴化锂制冷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鼎国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1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