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钢索式凿岩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2680.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宫志群;龚益军;李阳;刘记帅;李艳国;戴俊豪;马金荣;苏运河;陶祥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滑轮 钢索 滑块 地铁联络通道 环形导轨 本实用新型 凿岩机支架 凿岩机主体 凿岩机 支撑 施工技术领域 地铁隧道 钢索悬吊 滑动安装 锁紧装置 占用空间 侧向杆 伸缩 铰接 扛举 搬运 锁定 隧道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钢索式凿岩机支架,属于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定滑轮Ⅰ、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Ⅲ固定在隧道内;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三根钢索,三个所述钢索一一对应安装在定滑轮Ⅰ、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Ⅲ上;所述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上设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包括用于锁定环形导轨和滑块的锁紧装置;所述滑块上铰接有伸缩侧向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内,采用钢索悬吊式的固定方式,无需将凿岩机身支撑于地面上,极大地减少了占用空间;通过钢索,可以将凿岩机身调节到任意工作面上,灵活性强,无需人力扛举、搬运,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凿岩工作更加安全、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一种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钢索式凿岩机支架。
背景技术
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钻眼爆破的方法开挖断面,其中钻眼是矿山法施工中的一道重要环节。以前,人工钻眼是较为普遍的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钻眼已经逐渐取代人工钻眼,极大地提高了钻眼效率并减轻了人力负担,这种钻眼机械被称为凿岩机。目前,按凿岩机的支撑方式一般分为如下几种:
手持式凿岩机:由工人手扶着操作杆进行作业,重量一般在25kg以下。由于人比较灵活,可以在机械难以控制的位置处进行打孔,但是受于人力的限制,一般只能打向下的孔和近于水平的孔,且炮孔直径小、深度浅。这种凿岩机靠人力操作,劳动强度大,凿岩速度慢。
气腿式凿岩机:这种凿岩机安装在气腿上进行操作,由压缩空气推动机具碎岩,气腿能起支撑和推进作用,代替了大部分人力,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凿岩效率比手持式凿岩机高,可钻凿水平或带有一定倾角的炮孔,孔深2~5m、直径34~42mm。
伸缩上向式凿岩机:气腿与主机连接在一起并在同一条轴线上,重量一般在 40kg左右,可钻凿斜向上60°~90°的炮孔,孔深2~5m、直径36~48mm。
导轨式凿岩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凿岩机,重量可达100kg,由于重量较大,所以一般安装在凿岩钻车或柱架导轨上作业。虽然这种凿岩机质量体积较大,但是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其可在水平和任意方向上进行打孔,孔深可达20m,直径可达80mm,适合大规模的打孔作业。同时,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人只需通过电脑操作就可以控制凿岩机打孔,极大地提高了钻孔的精准度、安全度和效率。
以上几种凿岩机的支撑方式各有利弊并在不断改进,其共同点都是以地面为支撑点且占地空间较大,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如地铁的联络通道中作业时,不易于凿岩机的摆放和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钢索式凿岩机支架,改变了传统的支撑方式,可满足狭小空间环境下的作业,解决了在狭小地铁联络通道内凿岩机支撑空间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狭小地铁联络通道的钢索式凿岩机支架,包括定滑轮Ⅰ、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Ⅲ,定滑轮Ⅰ、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Ⅲ固定在隧道内;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三根钢索,三个所述钢索一一对应安装在定滑轮Ⅰ、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Ⅲ上;所述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上设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包括用于锁定环形导轨和滑块的锁紧装置;所述滑块上铰接有伸缩侧向杆。
其进一步是:所述定滑轮Ⅱ固定在隧道的顶端,所述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Ⅲ分别固定在隧道两侧的拱腰中部。
所述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上端固定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上端固定有钻机承放台。
所述无支撑凿岩机主体的下端一侧固定有钢环;在所述伸缩侧向杆上固定有一个与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下端的钢环相对的钢扣,所述钢扣扣接在无支撑凿岩机主体下端的钢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2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旋喷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套管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