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坯表面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2705.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国;王金星;韩锋;邢建军;白银舰;邓博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2/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管路 连铸坯 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铸坯表面 冷却管道 温度测量 喷嘴 棒线 高温连铸坯 产品性能 垂直布置 喷射方向 生产技术 输送辊道 温度调整 冶金行业 影响高温 轧制 输出端 输送线 温度差 阀门 内环 显示屏 连通 节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坯表面温度控制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棒线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环状管路(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9)之间,环状管路(1)与连铸坯输送线垂直布置,连铸坯从环状管路(1)的上部分通过;环状管路(1)的内环设有多个喷嘴(2),多个喷嘴(2)的喷射方向均朝向连铸坯;环状管路的顶部设有连铸坯温度测量计(3),连铸坯温度测量计(3)的输出端与显示屏(7)连接;环状管路与冷却管道(10)连通,冷却管道(10)上设有阀门(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高温连铸坯运行及轧制节奏的情况下进行温度调整,能够使高温连铸坯的头尾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进而提高棒线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坯表面温度控制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棒线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棒线材轧制工艺流程一般为从连铸机生产出来的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后再送至轧机进行轧制,浪费能源。随着轧制技术的进步,棒线材直接轧制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生产中,随着连铸坯高温出坯、快速辊道输送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连铸坯从连铸机到轧机过程的温降,高温连铸坯可以不经加热炉而直接进入轧机进行轧制,对于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显著效果。与传统的经过加热炉的连铸坯相比,直接轧制的连铸坯由于到达连铸机切割点的时间不同,沿连铸坯长度方向上表面温度差异较大,且呈现出头部温度低、尾部温度高的趋势,尤其是对于长定尺连铸坯温度差异更大,例如定尺为12m的连铸坯,连铸坯头尾温差能够达到100℃左右,连铸坯头尾温差过大会造成轧材通条性能差较大,甚至出现废品,使成品性能达不到用户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坯表面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缩小高温连铸坯头尾表面温度差,提高轧制的棒线产品性能稳定性,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坯表面温度在线控制装置,包含环状管路、喷嘴、连铸坯温度测量计、支架、阀门、 显示屏、输送辊道和冷却管道,多个输送辊道构成连铸坯输送线,连铸坯输送线下面设有支架,环状管路固定在支架上,环状管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之间,环状管路与连铸坯输送线垂直布置,输送辊道将环状管路分为上下两部分,环状管路的上部分位于连铸坯输送线上方,连铸坯从环状管路的上部分通过,环状管路的下部分位于连铸坯输送线下方;环状管路的内环设有多个喷嘴,多个喷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连铸坯;环状管路的顶部设有连铸坯温度测量计,连铸坯温度测量计的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环状管路与冷却管道连通,冷却管道上设有阀门。
所述环状管路为圆环管路,环状管路上部分的面积大于环状管路下部分的面积。
所述环状管路数量为多个,分别布置在多个输送辊道之间。
所述冷却管道内的冷却介质压力为0.3-1.5MPa。
所述的连铸坯温度测量计为连铸生产通用的温度计,为市售产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连铸坯温度测量计实时检测连铸坯输送线上的连铸坯温度,并通过显示屏在现场显示。操作工根据显示屏显示的温度变化,观察连铸坯头尾表面温度差,一旦温度差达到规定的数值,立即启动阀门,冷却介质通过冷却管道进入环状管路,并通过喷嘴喷向连铸坯的头部,使连铸坯的头尾温差减小,直至高温连铸坯头尾温度差达到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后进行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高温连铸坯运行及轧制节奏的情况下进行温度调整,能够使高温连铸坯的头尾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进而提高棒线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环状管路1、喷嘴2、连铸坯温度测量计3、支架5、阀门6、显示屏7、连铸坯8、输送辊道9、冷却管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2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下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真空模具的流道抽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