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2902.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6 | 分类号: | E03F5/16;E03F5/10;E03F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分离池 油水混合池 地下厂房 连通 油水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 含油废水 集水槽 集水井 集水区 隔墙 墙体 水电站 建筑结构领域 油水分离机构 油水分离区 地面设置 分离处理 混合液体 密度差异 水利水电 油水分离 连通孔 集水 廊道 尾水 油体 水体 隔离 河道 排放 | ||
1.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包括集水井(1),所述集水井(1)低于地下厂房内的尾水操作廊道地面所在水平面,在地下厂房内的尾水操作廊道地面设置有集水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包括油水分离区(2)和集水区(3);在油水分离区(2)内设置有通过墙体隔离出的油水混合池(21)和油水分离池(22);所述油水混合池(21)通过集水连通管(5)与集水槽(4)连通,所述油水混合池(21)与油水分离池(22)之间设置有隔墙(6),在隔墙(6)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通道(7),通过第一通道(7)将油水混合池(21)和油水分离池(22)连通;在油水分离池(22)的对应的墙体上设置有第二通道(8),通过第二通道(8)将油水分离池(22)与集水区(3)连通,并且第二通道(8)高于第一通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区(2)位于集水井(1)整体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由至少一个通孔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8)由至少一个通孔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油水混合池(21)的顶部设置有排油通道(9)。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集水井(1)上方设置有泵房(10),在泵房(10)内设置有排油泵;所述排油泵的吸液端通过排油通道(9)伸入至油水混合池(21)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油水混合池(21)的顶部墙体内设置有第一进人孔(11),所述第一进人孔(11)与泵房(10)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集水区(3)的顶部墙体内设置有第二进人孔(12),所述第二进人孔(12)与泵房(10)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房(10)内设置有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用于将集水区(3)的水抽出外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油水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进人孔(11)和第二进人孔(12)的横截面尺寸为1m×1m;并且在第一进人孔(11)和第二进人孔(12)内分别设置有爬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29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洗涤废水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具有消能分流一体化预制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