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5679.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昌栋;吕兆荣;郭艳坤;高克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3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附 吸附区 通断阀 进气口 隔档 吸附装置 过滤区 通断 吸附 本实用新型 出气口方向 出口方向 出气口处 容纳腔室 吸附能力 吸附效果 依次设置 依次增大 出气口 零排放 容纳腔 废气 室内 出口 | ||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室(10A),位于所述容纳腔室(10A)内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用于过滤固体杂质和颗粒的过滤区(11)、用于吸附有机废气的第一吸附区(12)和第二吸附区(13),且第一吸附区(12)和第二吸附区(13)的吸附能力依次增大,且所述箱体(10)靠近过滤区(11)处设置进气口(101)、靠近所述第二吸附区(13)设置出气口(102);
第一隔档部(20)和第二隔档部(30),分别设于过滤区(11)和第一吸附区(12)之间、第一吸附区(12)和第二吸附区(13)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隔档部(20)和第二隔档部(30)以阻隔或流通气体顺次流经过滤区(11)、第一吸附区(12)和第二吸附区(13);
位于第一隔档部(20)、第二隔档部(30)之间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吸附区(12)的两侧的脱附入口(103)和脱附出口(104);
第一通断阀(40)和第二通断阀(50),分别设于所述进气口(101)和所述出气口(102)处,以控制废气由进气口(101)朝向出气口(102)方向的通断;以及
第三通断阀(60)和第四通断阀(70),分别设于所述脱附入口(103)和所述脱附出口(104)处,以控制脱附介质由脱附入口(103)朝向脱附出口(104)方向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11)包括G4初效过滤棉和F6中效过滤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区(12)至少包括成型活性炭、沸石和硅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活性炭为蜂窝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区(13)包括活性炭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档部(20)和所述第二隔档部(30)均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容纳腔室(10A)内,且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箱体(10);和
挡板,所述挡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并随着所述转轴同步转动以隔离或连通所述容纳腔室(10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过滤区(11)与第一吸附区(12)之间跨度宽度(L)以及第一吸附区(12)与第二吸附区(13)之间跨度宽度(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外端缘设置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5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过滤同步进行的吸附器
- 下一篇:气体前处理装置及回收氢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