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6116.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江;赵庆祥;谭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建和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E02D5/24;E02D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台结构 桩帽 桩体 改进结构 凸起 种管 锥槽 锥面 本实用新型 不易变形 产品推广 管状结构 下端套 接桩 下端 断开 泥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桩的改进结构,包括桩体、桩帽、锥面、锥槽、凸起,所述桩体为管状结构,桩体下端套接桩帽,所述桩帽下端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锥面上设有锥槽,锥台结构的锥面上设有凸起。其结构设计简单,桩帽的结构更合理,容易挤开泥土,不易变形、断开,满足了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桩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钢桩大多采用锤击法击入地下。
常见的钢桩主要为管桩或H型钢。管桩使用时,在击入地下时,其下端受力较大,容易造成变形,弯曲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管桩的改进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桩帽的结构更合理,容易挤开泥土,不易变形、断开,满足了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桩的改进结构,包括桩体、桩帽、锥面、锥槽、凸起,所述桩体为管状结构,桩体下端套接桩帽,所述桩帽下端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锥面上设有锥槽,锥台结构的锥面上设有凸起。
所述锥槽在锥面表面从锥台结构的锥头向上延伸。
所述锥槽靠近锥头的一端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
所述凸起在锥面表面从锥台结构的锥头向上延伸。
所述凸起靠近锥头的一端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
所述桩帽上端设有沉槽,桩体套接在沉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桩的改进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简单,桩帽的结构更合理,容易挤开泥土,不易变形、断开,满足了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桩的改进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桩的改进结构的锥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所述管桩的改进结构,包括桩体1、桩帽2、沉槽3、锥面4、锥头5、锥槽6、凸起7,所述桩体1为管状结构,桩体1下端套接桩帽2,所述桩帽2下端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锥面4上设有锥槽6,锥台结构的锥面4上设有凸起7,锥槽6、凸起7方便挤开下侧的泥土,更容易挤入地下。
所述锥槽6在锥面4表面从锥台结构的锥头5向上延伸。
所述锥槽6靠近锥头5的一端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
所述凸起7在锥面4表面从锥台结构的锥头5向上延伸。
所述凸起7靠近锥头5的一端小于其另一端的宽度。
所述桩帽2上端设有沉槽3,桩体1套接在沉槽3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建和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建和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端部对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转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