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墙法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6347.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熊春林;薛楷斌;周秋月;刘聪;郑俊;李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墙 分隔墙 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实用新型 钻孔灌注桩 地下管线 顶面 隔腔 主干道 密实 固定作用 泥浆回流 施工结构 倒置L型 导流口 钢护筒 回填 分隔 浅层 墙体 施工 垂直 毗邻 通行 替代 预防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墙法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所述施工结构包括左、右导墙和多根钻孔灌注桩,所述左、右导墙均呈倒置L型墙体,并在两导墙之间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多个垂直于两导墙的分隔墙,每个分隔墙的两侧分别与左、右导墙的连接,且顶面低于导墙顶面;所述多个分隔墙将沟槽分隔成多个隔腔,多根钻孔灌注桩分布在每个隔腔内;在左、右导墙置于地面部分的外侧分别设有泥浆回流沟槽,在每个分隔墙的顶部分别设有导流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墙替代钢护筒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预防固定作用,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地下管线众多,浅层回填不密实,毗邻主干道工况下施工,利于施工期间地下管线的保护和主干道通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导墙替代钢护筒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预防固定作用的导墙法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大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地面交通压力日趋沉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地铁线路通常规划在交通繁忙、建筑物众多的区域,地铁车站作为人流的主要集散地,车站基坑开挖前通常需要进行支护结构施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施工快速,工艺成熟,造价低的围护结构形式之一被广泛运用。但是就施工工况而言,主城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往往面临施工场地狭小,地下管线众多及毗邻主干道作业,常规埋设钢护筒施工方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地下管线众多,浅层回填不密实,毗邻主干道工况下施工,不利于地下管线的保护和主干道通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导墙替代钢护筒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预防固定作用的导墙法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导墙法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左、右导墙和施工在两导墙之间的多根钻孔灌注桩,所述左、右导墙均呈倒置L型墙体,并在两导墙之间设有沟槽,在沟槽内设有多个垂直于两导墙的分隔墙,每个分隔墙的两侧分别与左、右导墙的连接,且顶面低于导墙顶面;所述多个分隔墙将沟槽分隔成多个隔腔,多根钻孔灌注桩分布在每个隔腔内;在左、右导墙置于地面部分的外侧分别设有泥浆回流沟槽,在每个分隔墙的顶部分别设有导流口。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导墙在沟槽挖设之后,在沟槽的两侧边采用混凝土施工而成,两导墙内设φ12@300*300单层钢筋网,其导墙的侧壁底部伸入既有管线下方。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墙为0.4~0.8m厚的砖砌墙,多个分隔墙等距分布在沟槽内,其间距为20~30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根钻孔灌注桩呈直线等距分布,且相邻钻孔灌注桩的中心距为1~1.5m,每根钻孔灌注桩的外径为0.8~1.2m, 桩长16~24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沟槽宽度等于或大于钻孔灌注桩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泥浆回流沟槽为100mm*100mm泥浆回流沟槽。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导墙采用0.15-0.2m厚钢筋砼导墙,左、右导墙之间的间距为1~1.5m,其具体宽度等于桩径加上精度控制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墙的顶面高度低于左、右导墙顶面高度的0.2~0.5m,其导流口设置在每个分隔墙顶面的中央位置,其导流口的尺寸为0.2m*0.2m。
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墙替代钢护筒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预防固定作用,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地下管线众多,浅层回填不密实,毗邻主干道工况下施工,利于施工期间地下管线的保护和主干道通行安全。利用分割导墙槽段内部泥浆循环,可以很好解决场地文明施工难以管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6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控制桩基沉降的变截面钢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