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6981.7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赐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海绵体 软薄片 填充 本实用新型 双层加捻 棉絮 体内形成空腔 大小不一 强度增加 吸水作用 有效实现 舒适性 体内腔 空腔 腔室 破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包括提花布本体,所述提花布本体内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PE塑胶软薄片分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填充有棉絮和海绵体。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PE塑胶软薄片的作用,将提花布本体内腔分成两个大小不一的腔室,通过PE塑胶软薄片本身的硬度,可有效提高整个提花布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提花布整体强度增加,不易破损;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填充有棉絮,可有效提高提花布表面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在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海绵体,通过海绵体的作用,可有效实现吸水作用,提高了提花布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纺织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
背景技术
在织造时将经纱或纬纱(经编纱或纬编纱)通过提花装置把纱提起来,使纱局部浮出布面,显现出突凸立体的形态,各个浮点连接拼组就形成各种图。
在现实生活中,提花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被人们利用到各个领域,现有的提花布都是采用一体式的简单,从而使得提花布在使用过程中,既不够优化使用舒适度,同时,也不能够实现吸收作用,当使用时,由于无法满足上述两点,不仅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度,同时,也不能够实现吸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包括提花布本体,所述提花布本体内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PE塑胶软薄片分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填充有棉絮和海绵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大小为第二容纳腔的两倍,且所述棉絮填充总量不足第一容纳腔容量的1/3。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体为整体式结构,所述海绵体填充满整个第二容纳腔,且所述海绵体的厚度为0.1-0.2mm,为所述PE塑胶软薄片厚度的1/2。
进一步的,所述PE塑胶软薄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PE塑胶软薄片上均匀设有多个透水孔,每个透水孔贯穿所述PE塑胶软薄片本体,且每个所述PE塑胶软薄片的大小不大于所述PE塑胶软薄片的厚度。
进一步的,沿所述PE塑胶软薄片的垂直方向,五排透水孔为一组,每组透水孔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大小为2-3排透水孔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透水孔之间设有“U”型孔,所述“U”型孔贯穿所述PE塑胶软薄片的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提花布本体的垂直和竖直方向上,分别针线缝制有横向密封线和纵向密封线,将所述提花布本体划分成多个矩形方格结构,且所述横向密封线的位置与所述“U”型孔的位置逐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PE塑胶软薄片的作用,将提花布本体内腔分成两个大小不一的腔室,通过PE塑胶软薄片本身的硬度,可有效提高整个提花布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提花布整体强度增加,不易破损;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填充有棉絮,可有效提高提花布表面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在第二容纳腔内填充有海绵体,通过海绵体的作用,可有效实现吸水作用,提高了提花布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的提花布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的PE塑胶软薄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加捻提花布的横向密封线和纵向密封线在提花布本体上的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赐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赐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6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花机用提刀
- 下一篇:一种艾维天竹天然抗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