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雨水排出的路面排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9237.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谈波;江君;张浩;李振;王军;曹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淮阜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槽 盖板 排出 本实用新型 路面排水 排水组件 阵列分布 排水口 透水孔 雨水 盖板上表面 环绕设置 路面雨水 引流组件 转动连接 槽口 封堵 连通 积水 排水 外围 出行 地下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雨水排出的路面排水机构,其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上设置有引流组件以及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路面本体表面并延伸至地下的排水槽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排水槽顶部并用于封堵所述排水槽槽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以及呈阵列分布的用于辅助排水的透水孔,所述排水口环绕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围,所述透水孔阵列分布在所述盖板的中心。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排出路面雨水,从而防止积水影响行人和车辆出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雨水排出的路面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不透面积的扩大,一方面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城市周围的水坏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路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当路面有水流聚积时,不仅会对道路和沿线构筑物造成损坏,还会影响行人及车辆出行,甚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路面排水机构是结合道路工程排除路面与路面雨雪水、城市废水、地下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设施。路面排水机构不仅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排水或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公告号为CN108411728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排水系统,所述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以及叠层铺设于所述砂基层上的混凝土层和路面板块层;所述路面板块层包括多个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上的路面模块,相邻两所述路面模块之间设有渗透缝,所述混凝土层设有与所述砂基层相导通的板块缝,所述渗透缝与所述板块缝相导通;所述路面排水系统还包括位于路边缘处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与所述砂基层至少部分导通,雨水经所述渗透缝进入到所述板块缝再进入到所述砂基层,至少部分雨水沿所述砂基层进入到所述雨水管,并从所述雨水管排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仅通过板块缝流入雨水管中,无法及时将聚积在路面的雨水排出,因此,无法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雨水排出的路面排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雨水排出的路面排水机构,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上设置有引流组件以及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路面本体表面并延伸至地下的排水槽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排水槽顶部并用于封堵所述排水槽槽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以及呈阵列分布的用于辅助排水的透水孔,所述排水口环绕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围,所述透水孔阵列分布在所述盖板的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面本体上开设延伸至地下的排水槽,在排水槽顶部转动连接盖板,在盖板上表面开设多个与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和透水孔,雨水经引流组件的引流流向盖板,并通过盖板上的排水口流入排水槽中储存,盖板上的透水孔在雨量较大时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同时将落在盖板上的雨水迅速引流,排水组件的设置提高了雨水排向地下的速度,有效防止路面积水,从而降低了雨雪天气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提高了行人以及车辆出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路面本体上表面的梯形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端部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面本体上开设与排水口相连通的引流槽,落在路面的雨水经引流槽的引流流向排水口中,从而防止路面雨水四溢而影响行人出行,提高了雨水引流的速度,有效防止路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引流槽底部固定连接且上表面与路面齐平的防滑柱,所述防滑柱上表面固定有一层防滑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流槽内固定连接上表面与路面齐平的防滑柱,在防护柱上表面固定防滑涂层,由于引流槽本身向地下的方向凹陷,加设防滑柱以提升行人行走在引流槽上的舒适感,同时,防止行人滑倒而造成身体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淮阜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淮阜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9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水性人行路面分布结构
- 下一篇:透水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