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9325.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华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E04D13/0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盖 底端 内框 屋顶结构 接水板 左右两侧 钢结构 紧固条 轻质 屋顶 内壁 焊接 水槽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建筑方式 使用寿命 水槽内壁 屋顶排水 现代建筑 受力层 降水量 卡接 卡块 水孔 砸伤 天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和接水板,屋顶盖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屋顶盖,屋顶盖底端设置有内框,且屋顶盖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内框位于紧固条之间,且紧固条均通过螺栓与内框连接,内框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且内框内壁通过卡块卡接有受力层,接水板顶端开有水槽,且接水板底端并位于水槽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该屋顶结构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避免了屋顶倒下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部分房屋材料中,所用到钢材制作屋顶结构,但由于钢材较重,在安装时需要多个紧固结构进行紧固,其中零件容易出现松动,屋顶的搭建就会垮塌,且对屋顶的受力性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屋顶倒下很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其次,屋顶所处环境位于室外,在降水量较多时,屋顶不便于排水,大多雨水随意的在屋顶中流动,不能够集中排向一处,且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故而,我们提出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屋顶垮塌,使用者被砸伤的事故,通过多个水孔将雨水排至墙壁的周围,从而给建筑整体进行降温,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屋顶结构将使用古代建筑方式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大大提高屋顶的使用寿命;解决屋顶排水及降温的问题,避免了屋顶倒下容易将使用者砸伤,在降水量较少天气炎热时,屋顶又不便于降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该轻质钢结构的屋顶结构包括屋顶盖和接水板,所述屋顶盖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接水板;其特征在于:屋顶盖,所述屋顶盖底端设置有内框,且屋顶盖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至少五根紧固条,所述内框位于紧固条之间,且紧固条均通过螺栓与内框连接,所述内框内壁左右两侧底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且内框内壁通过卡块卡接有受力层,所述屋顶盖左右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搭板,且屋顶盖左右两侧并位于主搭板下方均设置有至少八块副搭板,所述副搭板与主搭板底端内侧均开有卡槽,且副搭板顶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面,所述主搭板的卡槽与弧面卡接,且副搭板的卡槽均与下一副搭板中的弧面卡接;
接水板,所述接水板顶端开有水槽,且接水板底端并位于水槽内壁下方均匀开有至少六个水孔,所述水槽与水孔之间相互贯通,且接水板右侧并位于水槽右侧上方开有排水口,所述接水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嵌槽,且接水板底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且卡柱均与嵌槽卡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搭板与副搭板顶端均嵌接有白板,且白板均朝向于上方,所述白板表面呈白色并长度至少为3m,白色相对不受热影响,所以通过白板遮挡屋顶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屋顶盖顶端且位于弧面和卡槽连接处下方均开有内槽,且内槽内壁均紧密贴合有嵌棉,所述嵌棉均铺垫在卡槽下方,通过内槽就可接住小部分的雨水,加上嵌棉可吸附雨水,将雨水锁住在自身。
作为优选的,所述副搭板末端朝向于水槽,且水槽的高度至少为5cm,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水槽的3cm处,水槽接置住雨水,待雨水在水槽内积攒到超过3cm的高度时,雨水从排水口703中排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框左右两侧底端且位于卡块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块,且底块底端均设置有卡箍结构,所述底块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2.4m,通过底块的卡箍结构将墙壁卡住,加强底块与墙壁的连接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屋顶盖、内框和受力层均由钢材质组成,且屋顶盖、内框和受力层组合呈“三角”形状,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支撑性最强,三角形建筑方式常用于古代房屋搭建中,相比现代的平板式屋顶可受力性更优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华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华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9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面覆盖瓦片
- 下一篇:一种金属屋面板扣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