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9953.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荣斌;黄青松;方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连杆 半圆形构件 大端 本实用新型 截面形状 垂直 产品质量问题 凹槽配合 侧面连接 大端轴孔 工作平面 凸起顶端 交汇处 中轴线 凸起 小端 加工 应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连杆,包括:曲轴连杆大端、连接部、曲轴连杆小端,其中,曲轴连杆大端为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半圆形构件与第二半圆形构件组成;第一半圆形构件与连接部连接;第一半圆形构件接触第二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为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V形;第一凹槽的两侧面的交汇处加工有,在垂直于曲轴连杆大端轴孔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扇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垂直于曲轴连杆的工作平面的方向的两个边缘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两个侧面连接;第二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且凸起顶端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的宽度相适应。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杆,更具体涉及一种曲轴连杆。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曲轴连杆加工过程中,为了使曲轴连杆大端的两个半圆形构件充分贴合,经常在曲轴连杆大端的两个半圆形构件的相向端面上加工出齿面结构,即在其中一个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上加工出V形凹槽,在另一个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上加工出凸起,且凸起和凹槽是相互配合的。
在加工出V形凹槽以及凸起后,需要对加工后的曲轴连杆的各个部件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在喷丸处理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V形凹槽的两个侧面的连接部位,以及V形凹槽与端面的连接处会产生金属毛刺,这些毛刺会导致曲轴连杆大端的两个半圆形构件的连接面不能充分贴合,进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曲轴连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连杆,包括:曲轴连杆大端、连接部、曲轴连杆小端,其中,
所述曲轴连杆大端为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半圆形构件与第二半圆形构件组成;第一半圆形构件与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一半圆形构件接触所述第二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为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曲轴大端的轴孔中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在垂直于曲轴连杆大端轴孔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V形;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面的交汇处加工有,在垂直于曲轴连杆大端轴孔中轴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扇形的第二凹槽其中,所述曲轴连杆的工作平面为所述曲轴连杆以曲轴连杆小端的中轴线旋转时所处的平面;第二凹槽垂直于曲轴连杆的工作平面的方向的两个边缘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两个侧面连接;
所述第二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且所述凸起顶端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的宽度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轴心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连接线所在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半径为0.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半径为0.5mm的过渡圆弧。
可选的,所述第二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与凸起的连接处设有半径为0.5mm的过渡圆弧。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形构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半圆形构件端面之间的间距为0.4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加工出V形凹槽以及凸起后,在V形凹槽的两个侧面的连接部位分别加工出扇形凹槽,将两个侧面的连接部位的应力进行释放,避免了在对加工后的曲轴连杆的各个部件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时产生金属毛刺,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9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曲轴连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