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2056.5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凡;李前春;胡东锋;王玉;方晓军;权银虎;张岄;董志刚;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装置 卸料口 驱动装置 支撑杆 罐体 清堵装置 阀门连接装置 固液混合物料 本实用新型 阀门连接件 工作效率高 螺旋搅拌器 圆周状分布 罐体顶部 开口处 底面 清堵 下端 油泥 沉积 电机 体内 堵塞 伸出 安全 | ||
1.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21)顶部开口处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方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从罐体(21)底端的卸料口伸出,搅拌装置下端连接有阀门连接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支撑杆和连接在若干支撑杆内的螺旋搅拌器(11),支撑杆一端与驱动装置底面连接,另一端与阀门连接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内边为两边窄、中间粗的纺锥形,外边为与螺旋搅拌器(11)圆周相匹配的弧形,螺旋搅拌器(11)通过侧边上与支撑杆横截面相匹配的凹槽与支撑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共有三根,分别为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围成的圆环内连接有螺旋搅拌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罐体(21)顶部开口处的行星减速器(2)和行星减速器(2)上方的电机(1),行星减速器(2)下方的输出轴(3)与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向上突起的护罩式法兰(6)和护罩式法兰(6)下方的上法兰(9),上法兰(9)与护罩式法兰(6)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护罩式法兰(6)内腔设置有驱动爪(4),驱动爪(4)顶端的传动轴穿过护罩式法兰(6)顶部的开口与输出轴(3)相连,驱动爪(4)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凸出的驱动齿,护罩式法兰(6)内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驱动齿相配合的被驱动齿,驱动齿位于两被驱动齿之间的间隔内,其中护罩式法兰(6)顶端的开口处,设有环绕驱动爪(4)传动轴的第一轴承(5),护罩式法兰(6)内腔顶部与驱动爪(4)的间隔内设有第二轴承(7),上法兰(9)表面与驱动爪(4)的间隔内设有第三轴承(8),上法兰(9)下表面与支撑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爪(4)传动轴顶端为法兰结构,输出轴(3)底端为法兰结构,驱动爪(4)与输出轴(3)通过法兰连接,其中输出轴(3)底端设有突起的锥管螺纹公扣,驱动爪(4)传动轴顶端则设有与锥管螺纹公扣相配合的向内凹陷的锥管螺纹母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连接装置包括喇叭体(14),支撑杆底端连接在喇叭体(14)上,喇叭体(14)外套有中法兰(15),其中喇叭体分为上喇叭体(14-1)和下喇叭体(14-2),下喇叭体(14-2)底面还设有第三密封圈(20),下喇叭体(14-2)位于中法兰(15)内腔中,上喇叭体(14-1)伸出中法兰(15)外,中法兰(15)内腔侧壁与下喇叭体(14-2)侧壁之间设有第四轴承(17),中法兰(15)下方连接有下法兰(19),中法兰(15)与下法兰(19)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法兰(15)上部与罐体(21)卸料口法兰相连,且中法兰(15)与卸料口法兰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法兰(15)内腔分为与上喇叭体(14-1)外径相同的第一腔室和与第四轴承(17)外径相同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上方,中法兰(15)内腔为凸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喇叭体(14-1)口径大于螺旋搅拌器(11)外径,上喇叭体(14-1)口径小于卸料口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卸料口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器(11)为单线螺旋结构,且螺旋搅拌器(11)外径小于卸料口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2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涤剂生产用后配料下料气锤
- 下一篇:湿度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