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3432.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代学;秦宏平;张庆军;彭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针刺护套 静脉输液针 软管 针尖 套筒 针柄 本实用新型 滑槽 中空圆柱状 套筒筒壁 针尖护套 套筒轴 拔出 防刺 针头 针座 穿过 伸出 全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包括软管,软管一端与针座连接,另一端与针柄连接;针柄上固定有针尖和针尖护套,针尖护套套设在针尖上;所述静脉输液针还包括防针刺护套,所述防针刺护套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套筒,套筒筒壁上沿套筒轴向设有滑槽,软管设在套筒内,针柄可以穿过滑槽伸出套筒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拔出静脉输液针的全程将针头进行保护,防刺性能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临床输液时,医护人员在输液结束后拔出静脉输液针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被其它人员触碰,导致扎过患者的静脉针刺伤医护人员。另外,在拔出静脉针后套针尖护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可能被刺伤,甚至导致血源性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可以在拔出静脉输液针的全程将针头进行保护,防刺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包括软管,软管一端与针座连接,另一端与针柄连接;针柄上固定有针尖,针尖外套设有针尖护套,其特点是:所述静脉输液针还包括防针刺护套,所述防针刺护套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套筒,套筒筒壁上沿套筒轴向设有滑槽,套筒套设在软管外,滑槽供针柄穿出至套筒外。
以上所述的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滑槽远离针尖一端的一侧套筒筒壁上开有针柄固定槽,当针柄滑动至针柄固定槽处时,转动针柄可以将针柄卡入针柄固定槽内。
以上所述的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滑槽远离针尖一端的一侧套筒筒壁上设有与针柄固定槽相对设置的固定顶柱,所述固定顶柱包括柱体,柱体上设有朝向针柄固定槽底部倾斜设置的斜坡。
以上所述的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柱体为三角形。
以上所述的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底端设有朝向滑槽倾斜的斜切面。
以上所述的带有防针刺护套的静脉输液针,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上部侧边设有手持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针刺护套与静脉输液针的配合,可以在拔出静脉输液针的整个过程中将针头保护在内,防刺性能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巧妙,可以有效地将针柄卡在针柄固定槽内,便于针柄进入滑槽,使防针刺护套手持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针刺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去防针刺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针刺护套没有进行防护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针刺护套进行防护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管,2—针座,3—针柄,4—针尖,5—针尖护套,6—套筒,7—滑槽,8—针柄固定槽,9—固定顶柱,10—手持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3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