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电力作业施救越障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4644.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彬;章云峰;赵志勇;吴剑凌;章伟林;傅剑;李海平;张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33206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晓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援 卷扬机 伸缩滑梯 高空电力作业 本实用新型 行走装置 避障 电线 高空救援设备 工作区域 救援装置 整个操作 上端 遥控器 挂载 攀爬 下端 越障 绳索 绳子 遥控 安全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电力作业施救越障装备,涉及高空救援设备领域。在高空电力作业施救时,当出现人员因为意外因素被困在工作区域,通常采用人工绳索救援,需要施救人攀爬到指定位置对被困者实施救援,增加了安全风险。本实用新型包括救援框、挂载于电线上的可避障的行走装置、卷扬机和伸缩滑梯,行走装置的下端连接于救援框上,卷扬机设于救援框内,伸缩滑梯的上端通过绳子连接到卷扬机。该救援装置可方便地实现了救援框在电线上的行走和避障,行走到待救援人员的上方,通过卷扬机放下伸缩滑梯让待救人员进入救援框,以便返回导线,整个操作可由遥控器遥控,避免了由人直接去救援,从而降低施救者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高空电力作业施救越障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空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是电力作业施救装备,考虑到电力作业是特种作业,当出现人员因为意外因素被困在工作区域,一般的救援措施就是绳索救援,即利用绳索将被困者从被困环境带到安全位置的技术系统,这个救援措施需要施救人亲自对被困者实施救援,这样无形中就给施救人员的人身安全增加了风险,所以如何采用新的方法代替人去救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高空电力作业施救越障装备,以安全高效的实现高空电力作业施救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高空电力作业施救越障装备,包括救援框、3个以上行走装置、卷扬机、伸缩滑梯,所述的行走装置的下端连接于救援框上,行走装置的上端可移动地挂载于电线上,在遇到障碍物时,行走装置可临时脱离电线,待越过障碍物后重新锁定挂载在电线上,所述的卷扬机设于救援框内,伸缩滑梯的上端通过绳子连接到卷扬机以在卷扬机的控制下实现伸缩。该救援装置可方便地实现在电线上的行走和避障,行走到待救援人员的上方,并通过卷扬机放下伸缩滑梯,方便地让待救援人员进入救援框,以便返回导线,避免了由人直接去救援,从而降低施救者的安全风险,救援过程安全、高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与救援框连接的滑座、与滑座连接的竖向的越障手臂、设于越障手臂上端的用于挂载在电线上的滑轮,越障手臂上部连接有安全轮,滑轮和安全轮一上一下卡住电线以保证电线位于滑轮槽中。通过行走装置实现了安全地挂载行走。
所述的越障手臂通过第一丝杆螺母副与滑座连接。可有效地降低越障手臂的驱动阻力。
所述的滑座通过第二丝杆螺母副和平行的支撑杆与救援框的前后框架位置相连。可有效地降低对滑座驱动阻力。
所述的滑座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丝杆螺母副连接越障手臂的下端。实现对越障手臂高度向的移动驱动。
所述的第二丝杆螺母副的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支撑杆与滑座之间滑动配合。实现对滑座和越障手臂的连接体在沿第二丝杆螺母副的丝杆方向的移动驱动。
所述的越障手臂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轮轴与滑轮的轴承连接,所述的第一轮轴上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以驱动滑轮旋转。实现滑轮地旋转以驱动滑轮在电线上行走。
所述的越障手臂通过第二轮轴组件与安全轮相连,第二轮轴组件包括与越障手臂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轮轴、穿过安全轮中心轴承的安全轮轮轴、连接安全轮轮轴和第二轮轴的2根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位于安全轮的前后两侧,连接后,第二轮轴位于安全轮的下侧,第二轮轴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实现对安全轮的偏转驱动。实现对安全轮的竖向旋转驱动以实现安全轮离开或接近电线。
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实现精确的如位移、角度等的数字量化可控操作,安全性和操控性好。
还包括遥控器,以实现对卷扬机和电机的遥控操作。方便地实现远程操作,不需要通过线缆进行远程控制,便于实现无人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4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坠缓冲保险带
- 下一篇:一种工程井下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