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素水解制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5391.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潘波;石春光;朱翔;王玉珏;聂鎏婴;武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8 | 分类号: | C01C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反应器 尿素溶解 加热盘管 连通管路 储存罐 蒸汽流 本实用新型 尿素水解 喷射系统 汽提蒸汽 制氨系统 喷嘴 出水口 加热管 连通 溶解 混合器 氨气 蒸汽加热系统 电磁控制阀 循环输送泵 进水口 连通管 上端 能耗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素水解制氨系统。它包括尿素溶解/储存罐,蒸汽加热系统产生的蒸汽流分为两股,一股蒸汽流通过连通管路通入加热盘管中,加热盘管位于水解反应器内,另一股蒸汽流通过连通管路通入汽提蒸汽喷射系统,汽提蒸汽喷射系统位于水解反应器的底部;加热盘管出水口与溶解加热管连通,溶解加热管位于尿素溶解/储存罐内;尿素溶解/储存罐出水口通往进水口的连通管路上依次设有循环输送泵、第二电磁控制阀;尿素溶解/储存罐上设有通往水解反应器的连通管路;水解反应器上端与喷嘴连通,喷嘴通入氨气混合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耗低、氨转化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尿素水解制氨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尿素水解制氨用于烟气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脱硝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供应为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而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NOx的氮氧化合物NOx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污染物。2012年正式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化石燃料燃烧锅炉必须设置脱硝装置,以控制NOx对环境的影响。
而最常用的SCR脱硝工艺技术是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氨气将烟气中的NOx还原生产N2,从而实现NOx的达标排放。
目前制备氨气的方法主要有液氨/氨水制氨,尿素热解制氨,尿素水解制氨等方法。液氨/氨水均属于危险品,运输和储存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尿素是一种无色的化学品,易于运输,储存,非常适合作为氨的生产原料,但尿素热解制氨设备存在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尿素水解具有运行能耗低,安全,稳定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欢迎。
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51844.X,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余热的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热空气作为氨水解的热源,因为热空气的热焓值相对小,需要的风量大,且可能存在水解不彻底,水解过程较缓慢的问题;
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90482.3,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锅炉气体的尿素水解制氨方法和装置》,采用锅炉烟气作为氨水解的热源,存在烟气成分复杂(含有飞灰,SO2等),通入水解系统后,会生成杂质,杂质不能有效排除,影响水解罐的使用,造成喷氨通道堵塞等问题。
目前的尿素水解系统多采用电厂的高品质蒸汽进行加热,但存在热量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现亟需研发一种热量利用效率较高,能耗低,氨转化率高,成本低的尿素水解制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尿素水解制氨系统,热量利用效率较高,能耗低,氨转化率高,成本低,克服现有工艺技术中热量利用效率不高,解决尿素水解废液直接排掉造成的浪费和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尿素水解制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尿素溶解/储存罐、水解反应器和蒸汽加热系统,蒸汽加热系统产生的蒸汽流分为两股,一股蒸汽流通过连通管路通入加热盘管中,所述加热盘管位于所述水解反应器内,另一股蒸汽流通过连通管路通入汽提蒸汽喷射系统,所述汽提蒸汽喷射系统位于所述水解反应器的底部;
所述加热盘管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路与溶解加热管连通,所述溶解加热管位于所述尿素溶解/储存罐内;
所述尿素溶解/储存罐出水口上设有连通进水口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上依次设有循环输送泵和第二电磁控制阀;
有水解反应器进水口设于所述水解反应器下端,所述尿素溶解/储存罐上设有连通所述水解反应器的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依次设有所述循环输送泵、第一电磁控制阀和节能换热器;
所述水解反应器下端设有水解反应器液体排出口,所述水解反应器液体排出口通过第三连通管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与所述节能换热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5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纳米粘土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氨气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