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6512.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兰月;徐光青;林拓;李婉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吞咽 障碍 刺激 电极 | ||
1.一种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刺激电极包括:
用于经鼻腔或口腔插入患者的导管,其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具有安装在所述导管主体上或周围的至少一个刺激电极,所述至少一个刺激电极被配置为可接收可变电流以对所述患者的口咽部施加电刺激;
及用于控制所述刺激电极开关装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包括分别对舌根部、咽部和食道上括约肌进行刺激的三对刺激电极;所述开关装置配置为可选择的接通三对所述刺激电极中的一对或者多对。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刺激电极包括刺激电极一和刺激电极二,所述刺激电极一和所述刺激电极二对患者的舌根部、咽部或食道上括约肌之一进行刺激,所述刺激电极一与所述刺激电极二之间的距离为1cm。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一对对舌根部进行刺激的所述刺激电极包括舌根部刺激电极一和舌根部刺激电极二,一对对咽部进行刺激的所述刺激电极包括咽部刺激电极一和咽部刺激电极二,一对对食道上括约肌进行刺激的所述刺激电极包括食道上括约肌刺激电极一和食道上括约肌刺激电极二;
所述舌根部刺激电极二与所述咽部刺激电极一之间的距离为3cm;
所述咽部刺激电极二与所述食道上括约肌刺激电极一之间的距离为5cm。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管主体上的球囊和为所述球囊充气的球囊充气接口;
充气后的所述球囊可与食道壁紧密接触,防止在刺激过程中所述导管移位。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设置在靠近所述导管主体一端处,所述球囊充气接接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导管主体另一端处;所述球囊与所述上括约肌刺激电极二的距离为2c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上的刻度。
8.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外包有硅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呈环状,由金属材料制成。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腔内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与电刺激器连接的导管接头,所述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管接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65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中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护理用组合式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