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313.4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成;邓佳佳;郑中棒;徐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祥睿船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装置 自动控制阀 流量阀 循环冷却装置 换热装置 回收装置 冷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道 侧连接 船舶 发电 抽水装置 储存电能 燃烧发电 运输效率 换热器 再利用 换热 河水 转换 吸收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包括LNG换热装置、自动控制阀、过滤装置、流量阀、发电回收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和连接管道,LNG换热装置的右侧连接自动控制阀,自动控制阀的右侧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下侧连接循环冷却装置,过滤装置上侧连接流量阀,流量阀的右侧连接发电回收装置,LNG换热装置、自动控制阀、过滤装置、流量阀、发电回收装置和循环冷却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船舶上的抽水装置将河水抽起,并利用换热器为LNG换热,使LNG吸收热能并转换为气态,再利用气态燃烧发电,储存电能运输,结构合理,易于实现,并有效提高了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LNG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由甲烷构成,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所谓冷能,是指“常温环境中,自然存在的低温差低温热能”。实际指在自然条件下,可利用一定温差所获得的能量,例如,白天与黑夜之间、不同季节之间、大气与地层之间、大气与海水或冰层以下的淡水之间都有温差,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利用这种温差就可以获得有用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之为冷能,现有的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多数用于冷藏运输等运输方式,即保持LNG的液相运输法,而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率的运输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通过船舶上的抽水装置将河水抽起,并利用换热器为LNG换热,使LNG吸收热能并转换为气态,再利用气态燃烧发电,储存电能运输,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LNG冷能回收装置,包括LNG换热装置、自动控制阀、过滤装置、流量阀、发电回收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和连接管道,所述LNG换热装置的右侧连接自动控制阀,所述自动控制阀的右侧连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下侧连接循环冷却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上侧连接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的右侧连接发电回收装置,所述LNG换热装置、自动控制阀、过滤装置、流量阀、发电回收装置和循环冷却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
所述LNG换热装置包括LNG气罐、限流阀、第一换热器、冷凝管、液态泵、乙二醇原料罐和第一换热器测温表,所述LNG气罐的右侧连接限流阀,所述限流阀的右侧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原料液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原料液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测温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接乙二醇原料罐,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左侧连接液态泵,所述液态泵连接乙二醇原料罐。
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二换热器、液态限流阀、气态限流阀、气液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器测温表,所述过滤装置下侧连接液态限流阀,所述过滤装置与液态限流阀之间的连接管道的支路处连接气态限流阀,所述液态限流阀的左侧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原料液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原料液出口处连接第二换热器测温表,所述气态限流阀右侧连接气液换热装置。
所述发电回收装置包括第三换热器、储气罐、锅炉发电装置和电力回收装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侧连接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右侧连接锅炉发电装置,所述锅炉发电装置的右侧连接电力回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气液换热装置右侧的连接管道和第二换热器测温表右侧的连接管道合流并连接至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气液换热装置包括气液换热器、储水箱流量阀、储水箱、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气液换热器的右侧连接储水箱流量阀,所述储水箱流量阀的右侧连接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右侧连接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下侧连接抽水管。
优选的,所述锅炉发电装置与电力回收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祥睿船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舟山市祥睿船舶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