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8850.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旗;梁丹;郭彩荣;王为民;张岩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用装置 煤矿井下 废水处理 混凝澄清装置 本实用新型 膜过滤 管式膜过滤装置 多介质过滤 处理装置 潜污泵 预处理 多介质过滤装置 水处理技术领域 企业运营成本 安全防爆 便于安装 复杂工况 无人值守 可自控 模块化 产水 浊度 拆卸 搬运 能耗 下水 矿井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潜污泵、混凝澄清装置、多介质过滤装置和管式膜过滤装置,潜污泵与混凝澄清装置相连接,混凝澄清装置与多介质过滤处理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多介质过滤处理装置与管式膜过滤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具有便于安装、拆卸、搬运、安全防爆、可自控、无人值守的小型、高效、模块化等特性,适应于矿井下水处理的复杂工况,同时改进了膜过滤预处理和膜过滤本身设计,膜过滤之后的产水浊度低于1NTU。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大大节省能耗和企业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煤所产生的大量矿井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矿区周围地下水、地表水等水体造成污染。对矿井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解决煤矿缺水和矿井水污染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能使煤炭企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国目前矿井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大功率提升泵,将井下水仓内矿井水提升至地面,并在地面设置调节池及相关污水处理设施,从而进行污水处理,当废水处理水质达到复用指标后则能够使其部分供地面使用,部分再次输送至井下回用。一般矿井深几百到上千米,提升水所需能耗巨大,极大的浪费了能源。这种传统的废水处理办法需耗费大量的资金建设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处理的费用较大,且占地面积较广,难以取得经济效益。
若将矿井废水在井下直接处理回用,能大大降低矿井废水处理成本。从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对矿井水进行井下处理直接回用,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煤炭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尚未有一种十分成熟的矿井下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主要是因为矿井下操作运行条件并不像地面运行一样方便,地面上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受矿井下巷道空间、设备尺寸、占地面积、安全防爆要求、完全自控等因素影响,不能直接应用于矿井下,需通过一定的技术改良后方可投入矿井下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搬运、安全防爆、可自控、无人值守的小型、高效、模块化水处理的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装置,使矿井废水直接在矿井下重复再利用,减少矿井废水排放量及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以达到矿井废水重复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搬运、安全防爆、可自控、无人值守的小型、高效、模块化水处理的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煤矿井下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混凝澄清-多介质过滤处理
原煤矿井下废水经潜污泵提升进入混凝澄清装置中的快混器,快混器前端设有加药口,同时加有适量絮凝剂和混凝剂,所加药剂和原煤矿井下废水在快混器内混合均匀,然后进入慢混器,停留时间15~30min,再进入斜管沉淀器,停留15~30min 进行自由沉淀分离,斜管沉淀器底部设置自动排泥阀,定时自控排泥,斜管沉淀器的产水进入中间水箱暂存,然后,经多介质过滤器提升泵(卧式离心泵)提升进入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多介质过滤器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双层滤料,产水直接进入膜过滤单元进行膜过滤处理;
(2)膜过滤处理
步骤(1)中,多介质过滤器产水经Y型过滤器和管式膜过滤提升泵(卧式离心泵)提升进入管式膜过滤装置,对该产水进行错流过滤或死端过滤,过滤后的滤水送入产水箱暂存,或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矿井下各个用水点。
优选地,所述潜污泵和管式膜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超越管道,当原煤矿井下废水中悬浮物较低时,原煤矿井下废水可直接进入管式膜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8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简易过滤造流补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污水处理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