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1701.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东;张小波;贾金信;魏琼;李广海;彭利明;闫瑾;熊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通道 迎风槽 转子铁芯 转轴 进风挡板 挡风壁 底壁 转子 出风挡板 进风口 套接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冷却气体流 局部压强 冷却气体 外界连通 轴向端面 轴向两端 压强差 抵接 轴向 迎风 背离 阻挡 贯穿 | ||
1.一种转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10);
转子铁芯(20),套接于所述转轴(10)外;以及
进风挡板(30)与出风挡板(40),均套接于所述转轴(10)外且分别抵接于所述转子铁芯(20)的轴向两端,所述进风挡板(30)、所述转子铁芯(20)及所述出风挡板(40)三者沿所述转轴(10)的轴向共同贯穿开设形成冷却通道(a);
其中,所述进风挡板(30)背离所述转子铁芯(20)的轴向端面具有与外界连通的迎风槽(31),所述迎风槽(31)包括底壁(310)及凸出于所述底壁(310)的第一挡风壁(311),所述冷却通道(a)中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底壁(310)上;所述冷却通道(a)中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挡风壁(311)沿所述迎风槽(31)的迎风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槽(31)由所述进风挡板(30)的轴向端面去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槽(31)包括正对所述第一挡风壁(311)的进风端(312),所述冷却通道(a)中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挡风壁(311)与所述进风端(312)之间,且所述进风端(312)、所述冷却通道(a)中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一挡风壁(311)三者沿所述转轴(10)的周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槽(31)沿所述转轴(10)的径向的截面积从所述进风端(312)到所述迎风槽(31)具有所述第一挡风壁(311)的一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槽(31)的底壁(310)的壁谷正对所述冷却通道(a)中进风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槽(31)的底壁(310)为光滑过渡的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挡板(40)背离所述转子铁芯(20)的轴向端面设置有背风凸起(41),所述背风凸起(41)包围于所述冷却通道(a)中出风口,所述背风凸起(41)包括连通于所述冷却通道(a)中出风口与外界之间的出风端(411),所述背风凸起(41)的外表面形成第二挡风壁(412),所述第二挡风壁(412)与所述出风端(411)沿所述背风凸起(41)的迎风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挡风壁(412)沿所述转轴(10)的径向的截面积从所述背风凸起(41)与所述冷却通道(a)中出风口连通的一端到所述出风端(411)的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凸起(41)与所述冷却通道(a)中出风口连通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端(411)沿所述转轴(10)的周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凸起(41)的内壁的壁峰正对所述冷却通道(a)中出风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凸起(41)为水滴状,所述第二挡风壁(412)为光滑过渡的弧形。
1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0),所述转子(100)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定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17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芯片的防滑装置
- 下一篇:电流平衡的扁铜线波绕组电枢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