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4179.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史凤波;王晓亮;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段部 本实用新型 挡泥板支撑 挡泥板 支架板 支架 汽车零部件 螺栓 载货空间 支撑结构 安装孔 法兰盘 夹角为 支撑管 弯段 车轮 车厢 便利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S形的支撑管,包括直段部和弯段部,在直段部的两端设有支架板,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在中上部的表面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螺栓用于安装挡泥板,直段部与法兰盘的夹角为45‑55°,有效降低车轮与挡泥板之间的距离,为车厢载货空间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便利。结构合理且简单,可以有效克服现有支撑结构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均安装有挡泥板。挡泥板支撑机构是挡泥板的必要装置,主要作用为了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可以防止泥土溅到拉杆、球头上导致过早的生锈;车用挡泥板还有一个作用,气车容易在轮胎缝内夹带小石子,速度过快容易甩在车身,崩掉本车外漆。同时还具有增加车身的总体美观性。
现有技术中有大多为直管式支撑结构与车体直接连接,市场反馈在与车体连接处容易出现连接处的崩溃,导致挡泥板失效。连接处的横向跨度必须大于车轮的直径才能有效安装,大大占用了其他零件在车体上的安装空间。而且挡泥板安装后,会在车轮上方有很大程度的翘起,侵占了车厢的载货空间,不利于卡车在载货空间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同时砂石会从翘起部进入后桥以及其它连接机构,造成大面积的锈蚀。
故此提出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可以合理利用车体有限的安装空间,为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便利,同时还能将与车体连接处受到力大大减小,避免发生崩溃导致挡泥板失效的情况,还能将大大节约车轮上方的空间,以便于对车厢载货空间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减少挡泥板与车轮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挡泥板支撑结构附近的连接部件由泥土造成的大面积锈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用于节约车体的安装空间、支撑装置和车体连接处的受力问题、为车厢的载货空间提供便利以及解决挡泥板支撑装置附近的连接部件由泥土造成的大面积锈蚀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和支架板,所述支撑管设为S形设置,包括直段部和弯段部;所述支架板横向平行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支架板的中上部分别与相对应的支架板的上部横向错开设置,且两个支架板的中上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板的中下部均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支架板的中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直段部的左右两端;位于直段部左端的所述支架板的中上部靠近支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标灯支架;所述直段部远离弯段部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弯段部远离直段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直段部与法兰盘的夹角为45°-55°。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板的上部、下部和中上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板中下部的弧形结构高度大于等于直段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侧标灯支架远离支架板的一端设有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侧标灯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板为冲压工艺制成,且支架板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中部设为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的纵向截面设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耳板,且两个耳板上焊接连接有螺栓,该螺栓的一部分伸出支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车挡泥板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4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