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4337.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鑫;庞应龙;王晗;姚向前;曾景华;江文佳;白尊国;肖锦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丝装置 接收板 储液供液装置 分形 毛刷 底座 高压静电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纺丝设备 分流管 纺丝 正极 静电纺丝技术 尖端接触 转动机构 负极 电极 接地 均匀性 可转动 小电压 供液 施加 应用 | ||
1.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尖端喷丝装置(1)、接收板(2)、高压静电发生器(3)、储液供液装置(4)、分流管(5)、毛刷(6)以及底座(7);所述的多尖端喷丝装置(1)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设于底座(7)上,所述的接收板(2)位于多尖端喷丝装置(1)正上方;高压静电发生器(3)的正极与多尖端喷丝装置(1)电性连接,负极与接收板(2)电性连接,同时接收板(2)接地;所述的储液供液装置(4)固定于底座(7)上,所述的毛刷(6)设于多尖端喷丝装置(1)的一侧且与多尖端喷丝装置(1)的尖端(12)接触;储液供液装置(4)通过分流管(5)给毛刷(6)供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尖端喷丝装置(1)为扇形柱体结构,尖端(12)设于扇形柱体结构弧形面所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尖端喷丝装置(1)上的尖端(12)为通过分形原理构成的多尖端(12)结构,分形结构的初始结构为设于扇形柱体结构弧形面上凸起的三角形轮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舵机(81)、联轴器(82)和柱轴(83),所述的多尖端喷丝装置(1)的圆心处设有安装孔(11),所述的柱轴(83)穿设于安装孔(11)内与多尖端喷丝装置(1)连接;柱轴(8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联轴器(82),联轴器(82)分别与舵机(81)连接;所述的舵机(81)固定在底座(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轴(83)上设有用于防止多尖端喷丝装置(1)发生偏移的轴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供液装置(4)包括储液箱(41)和输液管(42),所述的储液箱(41)固定在底座(7)上,输液管(42)的一端与储液箱(41)连接,另一端与分流管(5)连接,在所述的分流管(5)上设有多个小孔,溶液流出小孔滴落在毛刷(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刷(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7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刷(6)由细钢丝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82)由绝缘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形原理的无针纺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板(2)为纳米纤维接收板(2),接收板(2)水平设置,接收板(2)与多尖端(12)纺丝装置的垂直距离为13cm~17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43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