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潜视机器人玩具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5881.9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福;牟信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品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24;B63G8/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6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底板 悬浮缸 底端 竖杆 支杆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玩具 顶端设置 防水盒 固定架 固定盘 观察箱 连接座 外侧面 悬浮器 轴承座 模具 机器人结构 控制机器人 侧表面 悬浮性 机器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潜视机器人玩具模具,包括悬浮器、观察箱和防水盒,悬浮器包括悬浮缸、底板和若干支杆,悬浮缸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顶端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杆,若干支杆的底端与底板相连接,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竖杆,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竖杆的外侧面设置有观察箱,第二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水盒。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浮缸控制机器人的悬浮性,不会在机器人周围产生强烈的水流,极大的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机器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潜视机器人玩具模具。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可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执行的是取代或是协助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危险的工作,部分机器人由于个体的小巧,方便协助人们做些难以完成的工作,对于一些潜视能提供很大的作用,使用机器人潜视既能提高潜视的效率,减少对水底生物的影响,方便拍摄,也能长时间续航拍摄和观察,达到长时间的拍摄体验,但是常规的潜视机器人是用螺旋桨驱动,在水底升降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水流,导致水底浑浊,严重影响潜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型潜视机器人玩具模具,改变传统的螺旋桨升降,在水底潜视不会产生水流,减少了对水底环境的影响,加大了潜视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潜视机器人玩具模具,包括悬浮器、观察箱和防水盒,所述悬浮器包括悬浮缸、底板和若干支杆,所述悬浮缸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中间设置有中空轴,所述悬浮缸的顶端内侧面设置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的底部设置有密封胶圈,且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悬浮缸的内侧表面,所述密封胶圈的内侧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嵌块,且固定嵌块镶嵌于密封盖的中间,所述固定嵌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杆,所述连接头内嵌于螺杆的底端,所述螺杆贯穿于固定盘和中空轴,所述轴承座的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杆,若干所述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悬浮缸的底部,若干所述支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杆,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竖杆的外侧面设置有观察箱,所述观察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旋转盘,且竖杆贯穿于所述观察箱和所述旋转盘,所述观察箱的侧面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顶部设置有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摄像头的的底部设置有感光电阻,所述方槽的槽口内侧面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驱动轮和导向轮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履带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胶圈的材质为硅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胶圈的内侧面为第一U型凹槽,所述密封盖内嵌于第一U型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嵌块的外侧面为第二U型凹槽,所述固定嵌块贯穿于密封盖的中间,且密封盖内嵌于第二U型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与轴承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与中空轴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轴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与连接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品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品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5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用耐压舱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交流液压技术的仿生鱼尾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