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两轮车安全舒适性的可分离背靠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7005.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谨端;王伟峰;张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峰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B62J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两轮车 安全 舒适 可分离 背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两轮车安全舒适性的可分离背靠式装置,按固定架、支撑架、安全顶棚顺序连接,支撑架上部连接支撑保护头部的安全顶棚,中部由靠垫将其与人体背部隔离并被背部依靠,支撑架及其以上部分通过活动节构件实现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与分离。本实用新型能对骑行者的头部、颈部及背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还能为颈部、背部提供依靠,降低疲劳,较大地提高了两轮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两轮车安全舒适性的可分离背靠式装置。
背景技术
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凭借其便捷灵活的优势,成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也存在安全性和舒适性差的缺点,对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带了较大不利影响。由于骑行者安全意识不强且片面追求骑行的舒适度,导致较多骑行者为电动车私自加装挡雨遮阳棚装置。而当前两轮车加装的挡雨遮阳棚通常为支撑架支撑起的宽大顶棚,并通过固定架固定于车体前后侧,宽大的顶棚在骑行中易遮挡骑行者视线,且受到风力、周围行驶车辆的影响,引起车体而失衡而摔倒,坚硬的支撑架还易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严重影响了两轮车骑行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两轮车挡雨遮阳棚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两轮车安全舒适性的可分离背靠式装置,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两轮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两种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两轮车安全舒适性的可分离背靠式装置,按固定架、支撑架、安全顶棚顺序连接,支撑架上部连接支撑保护头部的安全顶棚,中部由靠垫将其与人体背部隔离并被背部依靠,支撑架及其以上部分通过活动节构件实现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与分离。
所述活动节构件包括支撑架活动节与固定架活动节,两者之间为上下分离插槽式连接结构,内部均含有支撑弹簧和转动轴,固定架活动节下部的高度调节杆可前后、上下移动安装固定于固定架上,支撑架活动节及其以上部分通过安全带束缚于人体。
所述安全顶棚采用由外壳和内衬组成的半球形结构,其内衬与头部之间具有供头部活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装置紧贴人体,体积小巧、高度低,不仅降低了风力及周围行驶车辆对车体平衡的不利影响,还能对骑行者的头部起到挡雨遮阳以及保护作用,装置中部能为颈部、背部提供依靠,降低疲劳,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装置上部与车体之间为上下分离插槽式连接,在车体发生倾倒时,支撑架及其以上部分易随人与车体实现上下分离,不影响两轮车便捷性,且对于同一骑行者只需将装置的高度及位置根据其体型进行一次调整即可骑行,使用方便。另外该装置无需支撑宽大顶棚和前后风挡,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架活动节和支撑架活动节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节构件支撑连接状态局部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置随人体与车分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架活动节和支撑架活动节分离局部示意图;
图中:1-参考座位,2-参考人体,3-固定架,4-固定架活动节,5-支撑架活动节,6-支撑架,7-安全顶棚,8-外壳,9-内衬,10-安全带,11-锁扣,12-固定螺丝,13-高度调节杆,14-固定杆,15-靠垫,16-支撑弹簧,17-转动轴,18-插头,1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峰,未经王伟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7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