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校正同步的垂直振动轮及其压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7858.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刚;牛春亮;高亮;段吉轮;张俊娴;苑涛;李韵玮;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校正 同步 垂直 振动 及其 压路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校正同步的垂直振动轮及其压路机,包括由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压轮、连接组件、振动组件和支撑在振动组件两端的振动端支撑组件和驱动端支撑组件;振动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车架上;振动端支撑组件和驱动端支撑组件设置在压轮上。工作时,两个独立的振动马达提供同步反向的动力,通过齿轮啮合机械结构确保两个激振器实现完全的同步反向,从而实现振动轮始终是垂直振动,齿轮啮合只承担同步反向的校正工作,不需要传递扭矩,从而保证齿轮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振动轮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轮,属于压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垂直振动作为一种有别于圆周振动的振动方式,有其独到的压实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大压路机厂家青睐。但是,在结构上,垂直振动轮必须具备一套同步反向结构,使两组激振器同步反向旋转,使水平方向的离心力抵消,只保留垂直地面的离心力。
目前大多垂直振动轮同步反向结构采用的是齿轮传动,传递路线大多是一个振动马达提供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使两组激振器同步反向旋转,从而实现垂直振动。该结构中齿轮不仅要传递扭矩,还要随整个振动轮振动,齿轮啮合的时候齿轮之间相互产生冲击,齿轮很容易出现点蚀,容易损坏,从而降低整个振动轮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齿轮校正同步的垂直振动轮及其压路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轮校正同步的垂直振动轮,其特征是,包括由驱动组件(1)驱动转动的压轮(2)、连接组件(4)、振动组件(5)和支撑在振动组件(5)两端的振动端支撑组件(3)和驱动端支撑组件(6);
振动组件(5)通过连接组件(4)固定在车架上;
振动端支撑组件(3)和驱动端支撑组件(6)设置在压轮(2)上;
振动组件(5)包括齿轮Ⅰ(5-4)、轴承座Ⅰ(5-5)、右轴承座(5-6)、齿轮Ⅱ(5-10)、轴承座Ⅱ(5-11)、由振动马达Ⅱ(5-7)驱动的激振器Ⅱ(5-12)、由振动马达Ⅰ(5-1)驱动的激振器Ⅰ(5-13)、内筒(5-14)、振动轴承(5-15)、左轴承座(5-16);其中,激振器Ⅱ(5-12)、激振器Ⅰ(5-13)、齿轮Ⅰ(5-4)、齿轮Ⅱ(5-10)、轴承座Ⅰ(5-5)、轴承座Ⅱ(5-11)、振动轴承(5-15)均设置在内筒(5-14)中,激振器Ⅰ(5-1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振动轴承支撑在轴承座Ⅰ(5-5)和左轴承座(5-16)上;激振器Ⅱ(5-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振动轴承支撑在轴承座Ⅱ(5-11)和左轴承座(5-16)上;
激振器Ⅰ(5-13)、激振器Ⅱ(5-12)的振动端上分别装配有相互啮合同步反向运动的齿轮Ⅰ(5-4)和齿轮Ⅱ(5-10)。
激振器Ⅰ(5-13)和激振器Ⅱ(5-12)的静偏心矩相等。
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连接板(1-1)、减速机(1-2)和驱动板(1-3);其中,驱动连接板(1-1)与车架相连;减速机(1-2)固定安装在驱动连接板(1-1)上,为压轮(2)提供驱动力;驱动板(1-3)由减速机(1-2)驱动进行转动。
驱动组件(1)中还包括驱动减振器(1-4),驱动减振器(1-4)一端与驱动板(1-3)连接,另一端与压轮(2)连接。
压轮(2)包括减振器支座(2-1)、左封口板(2-2)、轮圈(2-3)和右封口板(2-4);轮圈(2-3)为压轮(2)的施压滚动面,轮圈(2-3)的两端由左封口板(2-2)和右封口板(2-4)封闭,其中一端的左封口板(2-2)上设置减振器支座(2-1),压轮(2)通过减振器支座(2-1)安装在驱动组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7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