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9632.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左靖芳;冯冬杰;张勤;周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调压 式负压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吸引瓶,吸引瓶上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吸引瓶之间螺纹连接,密封盖的环形侧面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轴孔,密封盖上还设有四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凹槽,密封盖上设有引流管,负压吸引管的一侧还设有抽液管,负压吸引管与抽液管之间设有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过渡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挂环,提高其便捷性,解决了一般的负压吸引装置的便携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压力调节装置,实现对负压大小进行调节,解决了一般的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不可调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
在对患者进行引流操作时,一般需要用到负压吸引装置,但是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其便携性差,且存在负压不可调控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其便携性差,且负压不可调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可调压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吸引瓶,所述吸引瓶上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吸引瓶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的环形侧面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轴孔,所述密封盖上还设有四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凹槽,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位于所述吸引瓶内,所述密封盖上还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位于所述吸引瓶内,所述导管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上设有指针,所述导管上还设有负压吸引管,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挂环呈U形。
优选的,所述挂环的两个竖直段杆体上均设置有转轴,所述挂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引瓶的表面还设有呈竖直状分布的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管的一侧还设有抽液管,所述负压吸引管以及所述抽液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管与所述抽液管之间设有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两末端均设置有橡胶垫,其中一个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负压吸引管管壁上的环形槽中,另一个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抽液管管壁上的环形槽中,所述抽液管的管壁上还紧密粘接有固定盘,且所述固定盘位于所述橡胶垫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盘内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截面呈三分之二圆形,所述固定板的截面呈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挂环,方便将吸引瓶悬挂在外界挂钩上,避免吸引瓶由于重心不稳定,而发生倾斜或者倒塌,进一步对引流操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手握持挂环,方便移动吸引瓶的位置,解决了一般的负压吸引装置的便携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压力调节装置,实现对抽液管中的压力进行调节,避免负压吸引的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解决了一般的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不可调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9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