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9904.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6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华;陈新现;陈青华;陈钦松;陈福恩;应周杰;谢百达;叶剑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尤怀成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体 孔状结构 多根立柱 固定单元 多块 横板 电机控制器 一体化系统 电机电控 多块面板 间隔排列 下线检测 移动单元 检测柜 电机 本实用新型 便于移动 竖直设置 径向角 可调节 工位 滑移 立柱 排布 竖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包括:柜体、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移动单元安装在柜体底部,固定单元安装在柜体的底部,以便通过固定单元对柜体进行固定;其中,柜体包括:多根立柱、多块面板、多块横板,多根立柱分别竖直设置在柜体的径向角点上,且多根立柱的竖直边沿上开设有间隔排列的第一孔状结构,多块面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立柱上,多块横板边沿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第二孔状结构,多块横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和第二孔状结构可调节间距地安装在柜体中;从而实现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规格进行检测柜的内部调节,以使得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排布有序,适宜操作;同时,使得检测柜便于移动,并在工位时不会差生滑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
背景技术
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是指将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组合在一起的产品,而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即为安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而生产所得的检测柜。
目前,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多在生产之前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规格进行定制,使得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的制作工序繁琐;且兼容性差,当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型号发生改变时,难以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型号进行相应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能够实现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规格进行检测柜的内部调节,以使得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排布有序,适宜操作;同时,通过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使得该检测柜便于移动,并在抵达工位时不会差生滑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包括:柜体、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移动单元安装在柜体底部,以便带动柜体进行移动,固定单元安装在柜体的底部,固定单元用以在柜体到达指定工位时支撑柜体,以使移动单元脱离地面,以便通过固定单元对柜体进行固定;其中,柜体包括:多根立柱、多块面板、多块横板,多根立柱分别竖直设置在柜体的径向角点上,且多根立柱的竖直边沿上开设有间隔排列的第一孔状结构,多块面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立柱上,通过与立柱配合以形成柜体的内部空间,多块横板边沿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第二孔状结构,多块横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和第二孔状结构可调节间距地安装在柜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包括:柜体、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移动单元安装在柜体底部,以便带动柜体进行移动,固定单元安装在柜体的底部,固定单元用以在柜体到达指定工位时支撑柜体,以使移动单元脱离地面,以便通过固定单元对柜体进行固定;其中,柜体包括:多根立柱、多块面板、多块横板,多根立柱分别竖直设置在柜体的径向角点上,且多根立柱的竖直边沿上开设有间隔排列的第一孔状结构,多块面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固定安装在立柱上,通过与立柱配合以形成柜体的内部空间,多块横板边沿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第二孔状结构,多块横板通过第一孔状结构和第二孔状结构可调节间距地安装在柜体中;从而实现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规格进行检测柜的内部调节,以使得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排布有序,适宜操作;同时,通过移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使得该检测柜便于移动,并在抵达工位时不会差生滑移。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电机电控一体化系统下线检测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万向轮。
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可调节高度大于所述万向轮的高度,以便所述柜体移动到指定工位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将所述柜体顶起,使得所述万向轮离开地面。
可选地,所述多根立柱由钣金制成,所述钣金采用五次折弯处理,以通过所述五次折弯处理形成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多块面板相适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9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