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0616.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通上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4 | 分类号: | H01M4/74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 纵杆 电池极板 填料孔 本实用新型 向内凹陷 增强网 内壁 铅膏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池极板网,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边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分别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边上,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之间相互贯穿连接,所述横杆、所述纵杆以及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多个填料孔,所述填料孔的内壁均向内凹陷,采用此种电池极板网实现增强网栅强度的同时其上的铅膏不易脱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板网。
背景技术
电池极板网作为电池中化学物质传递的媒介,在电池的电流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型的极板网是由铅线经由纺织机编织出来的,经线和纬线叠加交错,没有实际连接,采用这样的极板网,网栅结构强度差,容易变形,涂在网栅上的活性物质容易脱落,不紧实,化学物质传递不通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板网,实现增强网栅强度的同时其上的铅膏不易脱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池极板网,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边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分别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边上,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之间相互贯穿连接,所述横杆、所述纵杆以及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多个填料孔,所述填料孔的内壁均向内凹陷。
进一步,所述横杆、所述纵杆以及所述框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的横截面均为等边八角形。
进一步,所述填料孔的拐角处均采用倒圆角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横杆与纵杆等间距的相互贯穿连接,采用此种设计起到增强了网栅强度的目的,使得其不易出现传统型极板网的经线与纬线因叠加而断层的情况,填料孔的内壁向内凹陷起到当往其内填充铅膏时,铅膏不易脱落,进而使得电池内的化学物质传递更加通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网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网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网图2的B处剖视图。
图中:1、框架;2、横杆;3、纵杆;4、填料孔;5、铅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板网,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两个相对边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杆2和纵杆3,所述横杆2和所述纵杆3分别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框架1的两个相对边上,所述横杆2与所述纵杆3之间相互贯穿连接,所述横杆2、所述纵杆3以及所述框架1之间形成多个填料孔4,所述填料孔4的内壁均向内凹陷。
横杆2与纵杆3等间距的相互贯穿连接,采用此种设计起到增强了网栅强度的目的,使得其不易出现传统型极板网的经线与纬线因叠加而断层的情况,填料孔4的内壁向内凹陷起到当往其内填充铅膏5时,铅膏5不易脱落,进而使得电池内的化学物质传递更加通畅。
进一步,所述横杆2、所述纵杆3以及所述框架1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通上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通上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0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板栅与极耳连接用制作装置
- 下一篇:板栅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