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晚具有悬浮视觉效果的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0960.9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甲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光控制器 灯光组件 建筑结构 下层 悬浮 视觉效果 形状模式 建筑体 建筑结构技术 本实用新型 建筑体型 理念设计 神奇效果 主体结构 电连接 加强筋 高空 灯光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夜晚具有悬浮视觉效果的建筑,包括下层建筑结构和上层建筑结构,所述下层建筑结构呈主体结构,且其上层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建筑结构由建筑体型构成,所述下层建筑结构外部设有从下至上连接至上层建筑结构的多个加强筋,上层建筑结构底部设有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电连接有灯光控制器,灯光控制器安装在建筑中。该建筑体的白天是一种形状模式,一到晚上由于灯光和奇妙的设计,通过灯光控制器对灯光组件的调节变化,建筑体变成了另外一种形状模式,高空奇异的“悬浮建筑”使人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属于一种建筑双理念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夜晚具有悬浮视觉效果的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建筑面积的日益紧张,以及标志性建筑的日益兴盛,目前的城市高层建筑已经十分普遍,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现在,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雄伟壮观,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但略感遗憾和不足的是,目前建筑造型颇为单调,一般都是一个大方块或者是一个大圆柱,但看多了总是感到缺少生气,满足不了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建筑之美的要求。
一般到了夜晚,通常都会在建筑外围使用灯饰,主要是通过一些色彩和动感上的变化,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在有了基础照明的情况下,加以一些照明来装饰,令环境增添气氛。装饰照明能产生很多种效果和气氛,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上的享受,但随着这些建筑装饰照明越来越普遍,人们也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因此设计一种特别视觉效果的双理念建筑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晚具有悬浮视觉效果的建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夜晚具有悬浮视觉效果的建筑,该建筑整体为从下至上变大的形状结构,包括下层建筑结构和上层建筑结构,所述下层建筑结构为受力主体结构并与上层建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建筑结构四周由主体及装饰面构成,所述下层建筑结构外部设有从下至上连接至上层建筑结构的多个加强筋,上层建筑结构底部设有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电连接有灯光控制器。下层建筑结构可为圆柱体状、方柱体状等,上层建筑结构的外形可以包含但不限于锥形、方形、球形、圆形、菱形等。
优选地,所述灯光组件包括设置在上层建筑结构与下层建筑结构连接处外围的弱光灯和设置在上层建筑结构与下层建筑结构连接处内圈的强光灯。
优选地,所述灯光组件为多个均匀设置在上层建筑结构底面的环形灯带组。
优选地,所述上层建筑结构底面直径与下层建筑结构顶面直径的比例为 2~5:1。
优选地,所述上层建筑结构外围设有螺旋状的装饰板。
优选地,所述上层建筑结构内设有娱乐区、餐饮休闲区、设备维修区和观景区。
优选地,所述下层建筑结构和上层建筑结构每层均设有多个用于采光通风的小窗。
优选地,下层建筑结构内部设有多部观光电梯,所述观光电梯由下层建筑结构底部延伸至上层建筑结构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建筑开创了“悬浮双理念”的设计模式,建筑体的白天是一种形状模式,一到晚上由于灯光及建筑的奇妙设计,通过灯光控制器对灯光组件的调节变化,使建筑体变成了另外一种形状模式,高空奇异的“悬浮建筑”使人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该建筑在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上层建筑结构内设的娱乐区、餐饮休闲区和观景区,可大大的吸引游客的光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甲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甲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0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