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缆单双向控制装置及浮标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6173.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6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4 | 分类号: | B63B22/04;B63B22/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曲志乾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轮 钢缆 导向槽 切换板 契形 框槽 控制装置 单双向 弹性条 浮标 固接 基板 本实用新型 工作模式 滑动连接 检测设备 剖面浮标 上宽下窄 波浪能 外动力 分隔 横板 卡块 尾端 下沿 驱动 海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缆单双向控制装置及浮标平台。装置包括:基板、契形框、卡轮、卡轮框、切换板和卡块,契形框固接于基板上,契形框具有导向槽,导向槽上宽下窄,卡轮框滑动连接于契形框上;卡轮框具有框槽,框槽之间由横板分隔,卡轮位于导向槽和框槽中,每个导向槽中具有两个卡轮,切换板与卡轮框相固接,切换板下部两侧各具有一条弹性条,弹性条的尾端均具有一定位部。它可以在外动力的驱动下,通过向下/上推动切换板,使钢缆处于单/双向两种工作模式,进而实现整个剖面浮标平台在波浪能作用下沿钢缆进行上下剖面运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缆单双向控制装置及浮标平台。
背景技术
海洋参数信息的有效获取是我们认知海洋进而经略海洋的基本前提。而利用剖面观测平台搭载相应传感器进行海洋剖面三维观测是获取海洋信息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剖面观测平台包括潜标、Glider、Argo浮标等。其中,潜标为获取不同深度的海洋参数信息,往往需要在不同深度的钢缆上挂载相应传感器,导致其成本极高(达上千万元),且一般只能锚定工作,更不易布放和回收;Glider、Argo浮标虽具备一定的海洋剖面参数高分辨获取能力,但搭载(负载)能力十分有限,面对海洋多参数(水文、生化、动力等参数)同步观测的应用需求时存在局限,同时在开展海洋上混合层时变化或日变化研究时也无法满足对剖面参数超高时空分辨的观测要求,而且在近海海域几十米甚至更浅水深工作时也会遇到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缆单双向控制装置及浮标平台,它可以在外动力的驱动下,通过向下/上推动切换板,使钢缆处于单/双向两种工作模式,进而实现整个剖面浮标平台在波浪能作用下沿钢缆进行上下剖面运动的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缆单双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契形框、卡轮、卡轮框、切换板和卡块,所述切换板、卡轮框、契形框和基板由前至后依次排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契形框固接于基板上,所述契形框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宽下窄,所述卡轮框滑动连接于契形框上,可相对契形框上下滑动;所述卡轮框具有与导向槽等数量的框槽,框槽之间由横板分隔,所述卡轮位于导向槽和框槽中,每个导向槽中具有两个卡轮,所述切换板与卡轮框相固接,所述切换板下部两侧各具有一条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尾端均具有一定位部,所述卡块为两个,固定安装于基板底部处;所述卡块止挡定位弹性条的定位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等高柱和螺钉,所述基板的两侧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契形框的两侧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卡轮框和切换板的两侧处开设有长条形限位槽,所述等高柱具有中空的头部和杆部,所述等高柱的杆部依次穿过切换板上的长条形限位槽、卡轮框上的长条形限位槽和契形框上的通孔,所述螺钉穿入等高柱中并与基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螺头压紧等高柱的头部,所述卡轮被夹于基板和切换板之间且卡轮的前端面与切换板的后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切换板的上端面处向后延伸形成有上止挡板,所述切换板的下端面处向后延伸形成有下止挡板,所述卡轮框夹于上止挡板和下止挡板之间,上止挡板和下止挡板间的间距与卡轮框长度相等,所述上止挡板和下止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钢缆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当切换板处于向下最大行程处时,卡轮夹于导向槽底边和框槽顶边之间,此时导向槽的底边、与导向槽对应的框槽的顶边及导向槽的两侧边围成一上宽下窄的区域,所述区域的高度大于卡轮的直径,两卡轮位于区域的最底部处时,两卡轮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钢缆的直径,两卡轮位于区域的最顶部处时,两卡轮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钢缆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卡轮中部具有与钢缆线径相符的沟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导向槽侧边的倾角为:
d:钢缆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6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剖面浮标系统用高灵敏性杠杆机构及浮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船用无损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