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0055.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流量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核电站安全系统 安全壳 安注泵 换料 本实用新型 水箱 空气进入管道 确保安全 水锤现象 水箱水位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安全系统,其包括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以及连接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安注泵和管线,其中,安注泵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小流量管线,小流量管线上设有U型水封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通过在小流量管线上设置U型水封段,避免在停堆的过程中,当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水位下降导致小流量管线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管道内,从而可以避免安注泵的启动过程中出现水锤现象,确保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安全系统处于备用状态,发生事故后安全系统需立即投入使用,以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经验表明,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流体系统不凝结气体的产生、积聚和传输经常发生,在停堆后的事故工况下,安全系统投入运行,会在泵的启动过程中形成水锤现象,从而破坏管道和设备,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后安全系统因不凝结气体的存在无法立即投入使用,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现有技术大都采用将换料水箱放置在安全壳内的配置形式,为了保护泵的运行,安注泵和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泵通常设置有小流量管线,在低流量下通过“泵从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取水--泵加压--小流量管线--回到安全壳内水箱”的运行方式保护泵的运行。在机组功率运行工况下,安注泵/安全壳热量导出泵处于备用状态,小流量管线上的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功安全系统泵(安注泵、安全壳热量导出泵)的小流量管线位于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正常运行水位以下,此时不凝结性气体(空气)不会通过小流量管线进入泵后的管道中。
在核电站停堆工况下,安全壳内换料水箱中的水大部分都被输运到反应堆水池中,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底部仅剩下少量的水。此时,小流量管线会露出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水面并暴露在空气中,小流量管线上的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小流量管线的布置具有一定的斜度,且泵后管线的标高高于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小流量管线内的水会进入安全壳内换料水箱中,小流量管线处于排空状态。不凝结性气体(空气)就会通过小流量管线进入泵后的管道中,使泵后管道内存在空气,如果此时事故发生,安注泵(MHSI泵、HHSI泵、LHSI泵)或安全壳热量导出泵启动,则在泵后的管道内就会产生水锤,影响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危害核电站事故的处理,
因此,在停堆工况下有必要采取措施,以防止在停堆换料工况下,不凝结性气体(空气)经小流量管线进入泵后的管道中,避免在泵启动过程中水锤现象的产生,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理想安全性的核电站安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系统,其包括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以及连接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安注泵和管线,其中,安注泵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小流量管线,小流量管线上设有U型水封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小流量管线上设有隔离阀,所述U型水封段位于隔离阀的上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小流量管线上设有隔离阀,所述U型水封段位于隔离阀的下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小流量管线靠近安全壳内换料水箱的一端在正常状态下在安全壳内换料水箱的水面以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通过在小流量管线上设置U型水封段,避免在停堆过程中,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水位下降导致小流量管线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管道内,从而可以避免泵启动过程中水锤现象的发生,确保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核电站安全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0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乏燃料后处理设备防临界用含硼聚乙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