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1470.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0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于一凡;沈楠;曹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创业(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12207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于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内筒 化粪池 外筒 分散型污水 反应区 稳定塘 隔板 生物膜反应区 达标处理 反应II区 农村城镇 配套工艺 偏远地区 生活污水 同步除磷 无人值守 一体化 反应I区 沉淀区 低能耗 顺时针 移动床 出水 回用 外周 分隔 去除 污染物 水质 达标 投资 | ||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包括:中心内筒和外筒,其中,所述的中心内筒为化粪池反应I区;所述的外筒是由不同角度隔板分隔成不同反应区围绕中心内筒外周而形成;所述外筒不同反应区顺时针依次为化粪池反应II区、化粪池反应III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沉淀区;一体化稳定塘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实现分散型污水尤其是偏远地区及农村城镇生活污水的达标处理。该设备及其配套工艺不仅能广泛的适应水质及水量的波动,还具有低投资、低能耗、无人值守的特点,在高效稳定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同步除磷的目的,使出水稳定达标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即由污水收集系统、集中处理单元和处置单元三部分组成:污水收集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收集管道、暗渠和必要的压力提升泵房以将污水汇集至污水厂中的集中处理单元;而收集、运输过程所产生的费用往往占到污水处理成本的一半以上。对于农村镇区、企事业单位、风景区、矿山及污水管网无法到达地区的分散型生活污水,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很难适应集中处理模式,导致许多点源污水直接排放。目前国内一直沿用的传统化粪池方式只能对其起到预处理的作用,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国家标准。因此,设计开发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用以弥补污水处理难以规模化处理的部分,显得十分必要且高效,而其中除磷工艺的选择也成为关键技术。
近年来,含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水大量排入水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内外对磷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污水除磷技术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污水除磷技术一般可分为生物法和物化法两种。生物法主要依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吸收磷再将剩余活性污泥排掉而实现磷的去除,但是该过程的去除效果不稳定,特别是高浓度磷的污水难以满足达标排放;化学沉淀法虽然运行稳定、高效,但常常会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化学药剂的投加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与生物法比较,电解法除磷技术具有去除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同时相对于化学沉淀法,电解法产生的污泥少。
分散型污水尤其是偏远地区及农村城镇的生活污水,不同用水时段内其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因此,研发一种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低投资、低能耗、无人值守,并且具有稳定、高效除磷能力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是实现有效控制分散型污水的必然要求,也是遏制国内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可实现分散型污水尤其是偏远地区及农村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该设备及其处理工艺不仅能广泛的适应水质及水量的波动,还具有低投资、低能耗、无人值守的特点,在高效稳定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同步除磷的目的,使出水稳定达标实现回用。
一种用于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包括:中心内筒和外筒,其中,所述的中心内筒为化粪池反应I区;所述的外筒是由不同角度隔板分隔成不同反应区围绕中心内筒外周而形成;所述外筒不同反应区顺时针依次为化粪池反应II区、化粪池反应III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沉淀区;所述化粪池反应Ⅰ区和化粪池反应II区底部设置有波浪底板,底板上铺有厌氧菌污泥;沉淀区出口处设置双层滤袋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滤袋内装有活性炭;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区包括缺氧区和好氧区;在中心内筒上方设置有人孔盖板,人孔盖板的直径大于中心内筒的直径,所述人孔盖板的侧壁预留2个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化粪池反应I区与化粪池反应II区之间隔板贴近底部留有过水口;所述的化粪池反应II区与化粪池反应III区之间隔板中上部留有过水口;所述的化粪池反应III区与MBBR反应区的缺氧区之间隔板贴近底部留有过水口;所述的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隔板中上部留有过水口;所述的MBBR反应区的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隔板中下部留有过水口;所述沉淀区留有出水管和溢流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创业(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方创业(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1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