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地板间留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2768.1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耕莘;冷劲松;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浔品味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地板 间留缝 结构 | ||
一种防止地板间留缝结构,包括:六面立体中心块,所述中心块的四个侧面向外延伸分别设有长方体卡柱一、长方体卡柱二、长方体卡柱三及长方体卡柱四,所述长方体卡柱一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一外侧的凹槽一及凹槽二,所述长方体卡柱二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二外侧的凹槽三及凹槽四,所述长方体卡柱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三外侧的凹槽五及凹槽六,所述长方体卡柱四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四外侧的凹槽七及凹槽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防止地板间产生间隙,增加地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地板间留缝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地板产生间隙的原因很多,其主要是地板榫槽间的间隙随着使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干缩湿涨的物理变化,使地板榫槽和榫舌之间的摩擦加大,产生各种间隙。早期的解决方案是在地板的榫槽接触部位进行封蜡或覆膜等处理工艺,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板间隙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地板间留缝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防止地板间产生间隙,增加地板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地板间留缝结构,包括:六面立体中心块,所述中心块的四个侧面向外延伸分别设有长方体卡柱一、长方体卡柱二、长方体卡柱三及长方体卡柱四,所述长方体卡柱一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一外侧的凹槽一及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及凹槽二均是一端呈封闭状态,另一端呈开口状态,所述长方体卡柱二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二外侧的凹槽三及凹槽四,所述凹槽三及凹槽四均是一端呈封闭状态,另一端呈开口状态,所述长方体卡柱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三外侧的凹槽五及凹槽六,所述凹槽五及凹槽六均是一端呈封闭状态,另一端呈开口状态,所述长方体卡柱四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开口朝向长方体卡柱四外侧的凹槽七及凹槽八,所述凹槽七及凹槽八均是一端呈封闭状态,另一端呈开口状态。
进一步,所述凹槽一与凹槽八分别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凹槽二与凹槽三分别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凹槽四与凹槽五分别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凹槽六与凹槽七分别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凹槽一与凹槽八分别无缝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凹槽二与凹槽三分别无缝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凹槽四与凹槽五分别无缝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凹槽六与凹槽七分别无缝卡接同一个地板的两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防止地板间产生间隙,增加地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中心块、2-长方体卡柱一、21-凹槽一、22-凹槽二、3-长方体卡柱二、31-凹槽三、32-凹槽四、4-长方体卡柱三、41-凹槽五、42-凹槽六、5-长方体卡柱四、51-凹槽七、52-凹槽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浔品味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浔品味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