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避险舱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845.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9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G01D21/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柱 斜撑杆 避险 固定支撑座 封闭舱体 缓冲床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三角形结构 应急避险舱 发生危险 减震结构 控制系统 实时检测 制冷装置 封闭舱 内环境 四角处 舱门 弹簧 滑撬 缓冲 自带 二氧化碳 氧气 体内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避险舱,包括自带舱门的封闭舱体,所述封闭舱体内安装有缓冲床以及舱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床底部的四角处均通过弹性柱与固定支撑座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座远离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封闭舱体的底部,所述弹性柱上均套设有弹簧。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安装的斜撑杆,使滑撬杆与斜撑杆之间以及斜撑杆、缓冲床、减震器之间分别形成三角形结构,有利于整个减震结构的稳定;另外,可以实时检测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避险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在避险舱内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开启制冷装置从而为避险舱内部提供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避险舱。
背景技术
紧急避险舱是救援设备,主要用于发生灾难时作为遇险人员的紧急避难场所。当灾难发生时,避险舱对外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爆炸的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环境,为避险人员赢得较长待援时间,还可以通过舱内通讯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可以配备在小区地下车库、桥梁与隧道建设现场、家庭、酒楼等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
现有技术的紧急避险舱虽能够很好的保护使用者。但是对于一些地震区域来说,现有的紧急避险舱不能够很好的缓解不断发生的余震震动,缓解震动对于处在地震状态逃生的使用者来说,缺乏降低地震带来的恐慌,使使用者不能很好的放松,降低心理恐慌;另外,避险舱自身是通过良好的密封性能来达到防火防烟的功能要求的,也就是说避险舱在完全关闭后是无法简单的与外界进行气体和温度交换的,随着避险舱内部人员的活动,避险舱内部的氧气会不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会不断增加,且内部环境的温度也会不断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避险舱,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急避险舱,包括自带舱门的封闭舱体,所述封闭舱体内安装有缓冲床以及舱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床底部的四角处均通过弹性柱与固定支撑座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座远离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封闭舱体的底部,所述弹性柱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缓冲床的底部还安装有减震结构,所述舱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氧气浓度检测模块、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以及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氧气浓度检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氧气浓度检测模块和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封闭舱体的顶部且所述氧气浓度检测模块位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的左侧,所述氧气浓度检测模块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之间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封闭舱体的左侧壁,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封闭舱体的右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滑撬杆和减震器,所述滑撬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缓冲床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滑撬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减震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滑撬杆相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缓冲床的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安装有斜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供氧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供氧装置位于所述制冷装置的左侧,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制冷装置的一侧均安装有吊杆,所述吊杆的底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制冷装置的底部均通过出气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供氧装置的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出气阀门,所述制冷装置的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出气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安徽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