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861.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宦雨泉;朱燕亚;诸学军;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3 | 分类号: | E04G23/03;E04B7/02;E04B7/18;E04D13/064;E04B1/80;E04D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构架 隔热保温 坡屋顶 内天沟 排水 排水管 架空梁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 保温板 木檩条 通气管 雨水管 屋面 底端 卧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属于平改坡屋顶技术领域,包括屋面,屋面的底端设置有内天沟,内天沟下方设置有排水管连接雨水管,屋面的上方开设有老虎窗,老虎窗的上方为通气管,屋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构架,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上方设置有木檩条,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下方设置有架空梁,架空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卧梁。该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结构稳定,通过设置排水管、保温板、内天沟和钢筋混凝土构架,可以达到便于排水且隔热保温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改坡屋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
背景技术
“平改坡”是指在建筑结构许可条件下,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顶,并对外立面进行整修粉饰,达到改善住宅性能和建筑物外观视觉效果的房屋修缮行为。现有的房子多为平顶,节省材料,但是平顶楼房的房顶容易渗漏,保温不好,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平改坡屋顶不具备排水和隔热保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包括屋面,屋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屋面的底端设置有内天沟,内天沟下方设置有排水管连接雨水管,屋面的上方开设有老虎窗,老虎窗的上方为通气管,屋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构架,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上方设置有木檩条,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下方设置有架空梁,架空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卧梁,卧梁的下方设置有泡沫塑料块,,架空梁和卧梁固定支撑钢筋混凝土构架,架空梁的下方垫有保温板,并且位于平面基层中,架空梁和卧梁交接处植筋与原屋面的承重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构架为三角形,且内部填充有砼小型空心砌块。
优选的,所述木檩条上铺设一层20mm的厚毛木板,木板上铺一层350#油毡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再铺设油毡瓦面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为3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并位于平面基层中。
优选的,所述老虎窗为百叶窗形式,且窗户为推拉式的窗户,通气管高于老虎窗600mm,且通气管和老虎窗交接处套接有套管。
优选的,所述卧梁下长度为200mm,且卧梁与原有承重墙的位置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泡沫塑料块厚度为20mm。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为不锈钢材质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水隔热保温的平改坡屋顶,通过设置排水管、保温板、内天沟和钢筋混凝土构架,可以达到便于排水且隔热保温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保留原来平屋面的排水系统,坡屋面的排水系统采用内天沟排水形式,使原有屋面排水有出路,采用增设不锈钢管排水管,使原有屋面排水有出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来平屋面排水系统的有效部分,达到排水的效果。
(3)其次,通过通气管和老虎窗交接处套接有套管,达到防止进水的效果,通过木檩条上方铺设的防水卷材和油毡瓦面层,达到防水的效果,设置泡沫塑料块,待施工结束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清理泡沫塑料块,确保出水孔畅通,通过保温板进行阻隔与原屋面之间的距离,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通过整体构造增加与原屋面的高度,隔热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一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上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未经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后浇带工具化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