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8293.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谭许朋;焦春伟;谢意珍;梁慧嘉;恽昊;陈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0;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实验兔 兔头 耳缘静脉 采血 本实用新型 注射 连接绳 站台 动物实验 固定效果 实验效率 透气的 体型 耳孔 遮光 布料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实验领域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包括站台、连接绳以及兔头罩,所述站台通过连接绳与兔头罩相连,所述兔头罩包括一个开口以及两个耳孔,所述兔头罩的材质为遮光透气的布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体型大小的实验兔,实验固定效果良好等特点,实验时一个人也能独立完成操作,提高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实验领域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兔是由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的实验动物兔,经人工饲养、繁育,并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进行控制培育而成。实验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和其他科学实验。兔耳部的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为动脉,耳外线为静脉,外缘静脉表浅易固定,常用于注射及采血。
注射及采血时,实验兔经常会剧烈挣扎,增加实验的难度。此外,实验兔由于剧烈运动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对实验兔进行固定。目前,简单的固定,通常采用捆绑实现对实验兔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固定效果不好,也会给实验兔带来痛苦。而现有的实验兔固定装置,多将实验兔限制在很小的笼子中来实现对实验兔的固定,一般既很难对体型不一的实验兔进行有效的固定,又导致实验时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操作,浪费人力,实验效率低,影响实验研究,具有局限性。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操作、使用广泛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结构简洁,对于各种体型大小的实验兔都能实现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且便于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固定、注射、采血等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及采血的固定装置,包括站台、连接绳以及兔头罩,所述站台通过连接绳与兔头罩相连,所述兔头罩包括一个开口以及两个耳孔,所述兔头罩的材质为遮光透气的布料。
在上述固定装置中,通过开口将实验兔兔头套入兔头罩内并且通过两个耳孔将实验兔的两个耳朵露出,遮光透气材质的布料既可以适当遮光,使得实验兔处于镇静状态中便于控制操作,又不影响实验兔的呼吸。
优选的,所述站台厚度为1-1.2cm,长度为40-45cm,宽度为30-35cm的矩形平台,例如矩形木质平板。
优选的,所述兔头罩的开口处还设置有一圈松紧带,例如橡皮松紧带。松紧带的设置可以调节松紧,适应实验兔大小。
优选的,所述开口为直径在18-25cm的圆形或类圆形。
优选的,所述两个耳孔为直径在2.5-3cm的圆形或类圆形。
优选的,所述两个耳孔为大小相同的两个耳孔。
优选的,所述两个耳孔的圆弧线顶点之间距离为3-5cm。
优选的,所述兔头罩的材质为遮光透气的麻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的长度为30-50cm。
上述的连接绳可以有效限制实验兔的活动范围,又不妨碍实验操作。
使用上述固定装置用于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和采血时,将站台放置于实验操作台上,将实验兔放置于站台上,然后将头罩套在实验兔头上,透气和遮光的环境使得兔子能够安静下来,并使其双耳从头罩上的耳孔露在外面,将头罩开口的松紧带收紧,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耳缘静脉后即可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或取血操作。
例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上述固定装置对实验兔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8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