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9413.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敏;马雷;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诚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盒 线束 钳制 新能源汽车 引导线 布置结构 高压线束 紧固螺栓 螺纹连接 伸缩弹簧 锥形圆筒 盖板 延伸板 穿孔 本实用新型 盖板中部 开口相对 空心锥形 螺纹开口 受体结构 小开口端 缩回 散热部 散热孔 板随 对线 均布 拉直 内壁 零配件 转动 第一线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包括:接线盒、紧固螺栓、空心引导线和盖板,所述接线盒与开口相对的一端延伸形成延伸板,所述盖板中部设有空心锥形圆筒,所述盖板上均布有第一线束穿孔,所述锥形圆筒一侧设有钳制板,在所述钳制板一侧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延伸板一侧设有第二线束穿孔,所述紧固螺栓与受体结构螺纹连接,空心引导线与锥形圆筒小开口端和螺纹开口螺纹连接,所述空心引导线散热部满布散热孔。当安装时将线束拉直,钳制板随线束进行转动,安装完成后伸缩弹簧通过钳制板会将线束抵至在接线盒内壁上,进而接线盒外部的线束也会缩回接线盒内,易于对线束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束布置结构普遍存在线束走向凌乱且复杂的问题,由于线束布置结构均是固定设置,不可拆卸,操作空间小,加大了维修人员拆卸难度,不易于工作人员对高压线束布置结构进行拆卸,由于高压线束需要通过高电压,因此发热相比于一般的线束也更为严重,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也无法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解决汽车高压线束结构复杂、结构可拆卸且易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紧固螺栓、空心引导线和盖板,所述接线盒一端开口,所述接线盒与开口相对的一端向外锥形延伸形成延伸板且端部设有螺纹开口,所述盖板中部设有空心锥形圆筒且盖板一侧的锥形圆筒端为大开口端,所述锥形圆筒在盖板一侧与外界相贯通,所述锥形圆筒伸入接线盒内部,所述锥形圆筒外围的所述盖板上均布有第一线束穿孔,所述锥形圆筒远离盖板一侧设有钳制板,所述钳制板一端与所述锥形圆筒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钳制板另一端设有容纳线束的钳制槽,在所述钳制板远离盖板一侧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所述钳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锥形圆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钳制板受伸缩弹簧弹性拉力作用抵住接线盒内壁,所述延伸板靠近螺纹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二线束穿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接线盒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接线盒上设有与卡接结构配合的受体结构,所述盖板边缘还设有容纳接线盒的折边,所述卡接结构为片状延伸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连接部、卡持部和端部,所述连接部和端部均比卡持部窄,所述卡接结构内部掏空,所述受体结构包括与卡接结构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接线盒和卡接结构最终与受体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空心引导线包括螺纹部和散热部,所述空心引导线螺纹部从接线盒螺纹开口伸入锥形圆筒内最终空心引导线螺纹部与锥形圆筒小开口端和螺纹开口螺纹连接,所述空心引导线散热部满布散热孔。
具体的,所述钳制板、所述伸缩弹簧和所述第二线束穿孔的数量与第一线束穿孔相同。
具体的,所述卡接结构与盖板一体成型,所述受体结构与接线盒一体成型。
具体的,所述卡接结构和所述受体结构均为塑料件。
具体的,所述卡接结构和所述受体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具体的,所述空心引导线的散热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圆筒和空心引导线相连通,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锥形圆筒进入空心引导线内对空心引导线进行散热,通过空心引导线散热部满布散热孔使得空心引导线内的热空气能够冲散热孔内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诚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诚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9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的线束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汽车防盗器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