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0343.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恒光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计量泵 分流器 阻流圈 流道 本实用新型 模头 片材挤出机 充分混合 挤塑设备 流速加快 螺杆输送 依次设置 增压装置 纹理 最窄处 法兰 熔料 网机 阻流 塑胶 成型 挤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螺杆输送筒、法兰、换网机、齿轮计量泵、分流器和模头,所述齿轮计量泵与所述分流器之间连有流道II,所述流道II的内径小于所述齿轮计量泵的内径,所述流道II的入口设有一个阻流圈,所述阻流圈的最窄处内径小于所述分流器的内径。本实用新型阻流圈会使塑胶熔料在高压下充分混合且流速加快,使其更快速地从模头挤出,成型后的产品就不会出现明显的纹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模头成型。现有的片材挤出机主流结构为螺杆—法兰—换网机—流道I—齿轮计量泵—流道II—分流器—模头—成型轮,换网机、流道I、流道II各装有压力传感器。生产制程为通过换网机的压力传感器来控制螺杆转速--即螺杆转速或高或低就是为了维持塑胶熔料通过换网机前有足够的压力,塑胶熔料通过网机进入流道I,依流道I的压力传感器来设定齿轮计量泵的转速(齿轮计量泵为定速),使塑胶熔料通过齿轮计量泵前有足够的压力,这样才能保证出料足量稳定,塑胶熔料通过齿轮计量泵后进入流道II-分流器-模头,挤出模头后经成型轮成型-半成品产出。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塑胶熔料经过齿轮计量泵进入流道2,再到分流器、模头,这个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阻流装置,当生产PP/PE等高流动的塑料片材时,到塑胶熔料被挤出模头开始成型,因为没有阻流增压过程,所生产出的产品就会留有有规律的纹理,此纹理就是熔料通过齿轮计量泵时所产生的,因此产品是不合格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能够使高流动性片材成型后不会出现纹理不良。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螺杆输送筒、法兰、换网机、齿轮计量泵、分流器和模头,所述齿轮计量泵与所述分流器之间连有流道II,所述流道II的内径小于所述齿轮计量泵的内径,所述流道II的入口设有一个阻流圈,所述阻流圈的最窄处内径小于所述分流器的内径。
具体的,所述换网机与所述齿轮计量泵之间设有流道I,所述流道I入口具有内锥面,所述内锥面的最大口径等于所述换网机的内径,所述内锥面的最小口径等于所述齿轮计量泵的内径。
具体的,所述法兰具有内锥面,所述内锥面的最大口径等于所述螺杆输送筒的内径,所述内锥面的最小口径等于所述换网机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阻流圈会使塑胶熔料在高压下充分混合且流速加快,使其更快速地从模头挤出,成型后的产品就不会出现明显的纹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片材挤出机阻流增压装置的局部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螺杆输送筒,2-法兰,3-换网机,4-流道I,5-齿轮计量泵,6-流道II,61-阻流圈,7-分流器,8-模头,9-成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恒光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恒光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0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复合管材用的挤出成型模头
- 下一篇:新型免调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