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口式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0725.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口式连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器技术领域,尤其为螺口式连接管,包括针头、导液管、连接管a和连接管b,所述针头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远离所述针头的一端密封连接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远离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设有双通管,且与所述双通管一体成型,所述双通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a和所述连接管b;一次性螺口连接管,一头为针头,可连接溶酶输液袋,另一头为螺口和连接管a,可连接注药泵输液装置和药袋,在墙上适当高度处粘贴一个挂钩,以悬挂溶媒输液袋,依靠重力作用科室溶酶自动流至药袋内,进而减少护士反复抽吸液体注入药袋,既减少了配置液体时间,在此同时护士也可分身处理其他治疗,也减少了人力上的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螺口式连接管。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肿瘤科病人化疗使用全自动注药泵,但该注药泵输液装置配置药物需使用注射器将溶酶生理盐水逐次抽吸后在注入至药袋中,临床上使用最大规格注射器为50ml,如配置250ml液体加至药袋需多次反复抽吸液体注入药袋,耗费时间及人力;
2、现有的连接管与溶酶输液袋接入后,需要与注药泵输液装置或者药袋连接,而连接管的另一端只有一个出液口,导致需要更换连接管与注药泵输液装置或者药袋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螺口式连接管,具有减少护士反复抽吸液体注入药袋,既减少了配置液体时间和与不同器械相连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螺口式连接管,包括针头、导液管、连接管a和连接管b,所述针头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远离所述针头的一端密封连接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远离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设有双通管,且与所述双通管一体成型,所述双通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a和所述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b的一端远离所述双通管的两端密封连接螺口,所述双通管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旋钮,所述旋钮的后端固定连接阻流部,所述旋钮和所述阻流部为限流组件,并设有两组,所述两组以所述安装管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阻流部为球形结构,且内部横向开设圆柱通孔a。
优选的,所述旋钮与所述双通管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壁靠近端处设有容纳管,所述容纳管贯穿所述导液管,且与所述导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容纳管的内部滑动连接限流塞,所述容纳管的内侧壁靠近所述限流塞的一侧密封连接固定塞。
优选的,所述限流塞的前表面开设圆柱通孔b。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壁中部安装有限流器外壳,所述限流器外壳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滚轮。
优选的,所述限流器外壳的内侧壁靠近所述滚轮的外侧开设有倾斜滑槽,且所述滚轮与所述限流器外壳通过所述倾斜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凸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次性螺口连接管,一头为针头,可连接溶酶输液袋,另一头为螺口和连接管a,可连接注药泵输液装置和药袋,在墙上适当高度处粘贴一个挂钩,以悬挂溶媒输液袋,依靠重力作用科室溶酶自动流至药袋内,进而减少护士反复抽吸液体注入药袋,既减少了配置液体时间,在此同时护士也可分身处理其他治疗,也减少了人力上的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0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