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湿循环试验的模拟降雨喷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2952.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张青龙;张坤;滕兆虎;朱胜祥;赵元科;高惠;魏建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G01N33/2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泵 控制系统 干湿循环试验 高速脉冲输出 模拟降雨 喷淋装置 自带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管路连接装置 控制系统界面 喷头 本实用新型 控制显示屏 喷头支撑架 驱动 低压水管 动态响应 发送脉冲 高压水管 固定支架 流量可控 通道启动 信号发送 自动加水 加水量 试样盘 水箱 喷淋 灵敏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湿循环试验的模拟降雨喷淋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系统、蠕动泵、喷头与管路连接装置、试样盘、水箱、固定支架、喷头支撑架、高压水管、低压水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显示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蠕动泵驱动,通过控制系统界面设置试验加水量,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接受信号,依靠自带的高速脉冲输出通道启动蠕动泵驱动,带动蠕动泵开始工作。此装置依靠PLC控制系统,利用自带的高速脉冲输出通道,连接一台蠕动泵,通过设置喷水的量与发送脉冲的时间以实现喷淋的控制。达到自动加水,流量可控,精度较高,动态响应更加灵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湿循环试验的模拟降雨喷淋装置,为了配合干湿循环试验以便测定样品的含水状态,研制了一种操作方便,精度较高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湿循环试验过程中对非饱和土的含水状态控制都是采用水膜迁移法,利用针管在试样表面进行滴定,通过称重法不断称量,直至达到所需加水量。该种方法可以控制非饱和土的不同含水率,但仍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此方法属于人工方法,对多个试样多次加水量很难做到精确、统一,加水过程中不能保证滴定范围的统一,导致加水面积不均匀,如果后期静置时间不够长,则会出现同一个试样不同部位的含水率不均一,影响土样后续结构性能的测试结果;
(2)滴定速率人为不易控制,尤其是针对多个试样进行试验时,不能够真实的模拟降雨条件下雨水渗透地表的情况;
(3)水膜迁移法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大,人为误差较大,加水精度不高,人员精力耗费较大,只有通过增加试验组数来减小误差,既费时又费力,增加试验成本。
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模拟降雨喷淋装置,此装置依靠PLC控制系统,利用自带的高速脉冲输出通道,连接一台蠕动泵,通过设置喷水的量与发送脉冲的时间以实现喷淋的控制。达到自动加水,流量可控,精度较高,动态响应更加灵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水,流量可控,精度较高的一种模拟降雨喷淋装置,通过设置喷水的量与发送脉冲的时间以实现喷淋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拟降雨喷淋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系统、蠕动泵、喷淋装置、试样盘、水箱、固定支架、喷头支撑架、高压水管、低压水管,所述蠕动泵、喷淋装置、试样盘、水箱、固定支架、喷头支撑架、高压水管、低压水管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与管路连接装置,所述试样盘位于喷头下方,喷头与管路连接装置通过高压水管与蠕动泵出水口相连,所述蠕动泵通过低压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喷头支撑架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喷头支撑架与喷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显示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蠕动泵驱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箱体外侧,通过控制系统界面设置试验加水量,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接受信号,依靠自带的高速脉冲输出通道启动蠕动泵驱动,带动蠕动泵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干湿冻融循环试验中模拟降雨喷淋的一种装置,相比以往试验仪器,具有自动加水、流量可控的功能,加水不需要手动操作,根据触摸屏参数设定返回给控制系统的信号,自动控制蠕动泵工作进行加水过程。试验仪器标准化,能够实现试验过程的全自动控制,试验精度高,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拟降雨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拟降雨喷淋装置的试验流程图。
图中:1.控制显示屏,2.喷头与管路连接装置,3.试样盘,4.固定支架,5.水箱,6.低压水管,7.喷头支撑架,8.蠕动泵,9.高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2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喷头的涂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雾器